07年西南市场溶剂油价格_07年西南市场溶剂油价格是多少
1.射洪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射洪油作业区在什么地方
2.油选哪种好
3.日常炒菜的油哪个最健康
4.国内外高含水油田:油田水
5.炒菜用什么油好吃又健康?
6.为什么会有香辛料?
中国碳酸二甲酯市场调查报告(专项)
报告简介
《中国碳酸二甲酯项目市场调查报告(专项)》系统全面的调研了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的市场宏观环境情况、行业发展情况、市场供需情况、企业竞争力情况、产品品牌价值情况等,旨在为咨询者提供专项产品的市场信息,以供咨询者投资、经营决策过程中进行参考。
《中国碳酸二甲酯项目市场调查报告(专项)》以产品微观部分作为调研重点,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XX产品的国内外生产消费情况、原材料市场情况、产品技术情况、产品市场竞争情况、重点企业发展情况、产品品牌价值以及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报告以企业调研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为保证报告的翔实、准确可靠、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报告对统计样本数据进行必要的筛选、分组,将宏观样本数据、微观样本数据紧密结合,并用定量分析为主(包括经济统计模型的应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数据蕴含的内在规律和潜在信息。同时用统计图表等多种形式将分析结果清晰、直观的展现出来,多方位、多角度为咨询者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参考信息,同时也增加了报告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通过《中国碳酸二甲酯项目市场调查报告(专项)》,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单 位: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
地 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总部基地)时代财富天地10层
邮政编码:100070
联 系 人:杜小凡 刘莉 马琳琳
联系电话:010-58090266 58090277 58090288 58090299
传 真:010-58090211
邮 箱:36021@cmrn.cn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专项调查方法介绍
第一节 调研方式及方法
第二节 市场规模统计范畴
第三节 市场预测模型
第二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市场环境深度调研
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
第二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GDP增长分析
二、投资、消费、进出口分析
三、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产业政策分析
第四节 产品所属行业概况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基本属性
三、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生产深度调查
第一节 产品生产概况
一、市场生产规模调查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产量
品种
二、细分产品生产结构调查
产品种类 产量分额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
三、生产区域结构调查
序号 地区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二节 拟在建项目调查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地区
项目产能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三节 产品产量预测
第四节 中经纵横综合分析评价
第四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消费深度调查
第一节 产品需求概况
一、市场需求规模调查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需求量
品种
二、细分产品需求结构调查
产品种类 需求量分额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
三、需求区域结构调查
序号 地区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二节 国外市场需求调查
一、国外市场需求规模调查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需求量
备注
二、国外需求区域结构调查
序号 地区
百分比(%)
1
2
3
4
5
第三节 进出口量值
第四节 产品应用行业调查
一、产品应用行业生产情况调查
应用行业 产品实际消费量
1
2
3
4
5
二、应用行业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应用行业 产品潜在需求量
1
2
3
4
5
三、应用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产品影响
1、短期影响
2、长期影响
四、应用行业产品消费量预测
第五节 产品消费者行为调查
一、消费者构成调查
二、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
三、消费者购买习惯调查
第六节 中经纵横综合分析评价
第五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原材料市场调查
第一节 产品原材料生产情况调查
一、产品原材料生产规模调查
年份 产量
增幅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二、产品生产区域结构调查
序号 地区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三、产品原材料生产规模预测
第二节 产品原材料价格走势调查
一、产品原材料历年价格调查
年份 价格
增幅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二、产品原材料走势预测
年份 原材料种类
价格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三、产品原材料走势对企业影响
1、短期影响
2、长期影响
3、产品原材料成本敏感度
第三节 产品原材料对应策略
第六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技术深度调查
第一节 国内市场最新技术运用状况
第二节 国际市场最新技术运用状况
第三节 国内技术市场区域优势
第四节 新项目投资推荐区域(或省市)(CMRN 中经纵横建议)
第七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市场竞争深度调研
第一节 企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1、行业集中率(CRn)
2、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3、影响市场集中度因素分析
二、产品市场进入壁垒调研
1、进入壁垒分类
2、进入壁垒分析
第二节 区域市场结构分析
一、省、市集中度分析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生产商价格控制能力调研
第四节 生产商对供应商谈判能力调研
第五节 重点企业竞争战略调研
第八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重点企业深度调研
第一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排名情况调查
序号 生产商
生产能力
实际产量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
企业A
2
企业B
3
企业C
4
企业D
5
企业E
6
……
第二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企业A基本情况调查(1)
公司名称 所属地区
主营范围
****
畅销产品
型号
市场定位
产品1
产品2
……
企业A基本情况调查(2)
畅销产品
型号
市场定位
产品1
产品2
……
企业B基本情况调查
同上
第三节 重点企业研发能力调查及分析
一、各企业研发中心概况
企业名称 部门名称
人员编制情况
简介
企业A
企业B
……
二、各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
企业名称 产品平均研发周期
企业A
企业B
……
三、各企业品牌产品在行业市场的领先技术和优势
品牌产品
优势
企业A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企业B
产品1
产品2
……
第四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情况调查
一、企业A主营业务情况调查
1、企业A主营产品调查
产品名称 规格
产品出厂价
年产量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
2、企业A主营产品销售区域调查
产品名称 销售地区
所属行业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
3、企业A主营产品销售情况调查
产品名称 销售收入
同比增长
销售成本
同比增长
毛利率
同比增长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
二、企业B主营业务情况调查
同上
第五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情况调查
一、企业A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1、企业A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产品名称 原材料成本
生产成本
人员成本
管理费用
产品1
产品2
……
2、企业A产品原材料来源情况调查
产品名称 主要原材料名称
原材料价格
原材料运输费用
原材料的产地
产品1
产品2
……
二、企业B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同上
第六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财务情况调查
一、企业A财务情况调查
1、财务指标调查
指标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净利润同比增长(%)
主营收入环比增长(%)
净利润环比增长(%)
2、利润表摘要
指标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营业收入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二、企业B财务情况调查
同上
第七节 产品主要生产企业盈利预期调查
一、企业A盈利预期调查
2007A
2008E
2009E
2010E
主营成本
主营收入
净利润
二、企业B盈利预期调查
同上
第八节 发展建议
第九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品牌价值调查
第一节 行业品牌主要产品调查
第二节 品牌竞争度及市场占有率调查
第三节 品牌忠诚度调查
第四节 品牌满意度调查
第十章 碳酸二甲酯项目产品营销策略调研
第一节 销售组织及结构调查分析
一、主要销售模式分析
二、主要销售组织架构分析
三、主要销售战略规划分析
第二节 销售区域调查分析
一、主要产品品种销售区域分布
二、新产品销售区域分布预测
第三节 品牌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产品投资前景分析
第一节 产品投资机会
第二节 产品投资风险
第三节 产品投资收益预测
第四节 产品投资热点及未来投资方向
第十二章 未来五年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 未来五年市场发展趋势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价格变化趋势
三、用户需求趋势
第二节 未来五年市场前景预测
一、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二、产品市场结构
三、渠道市场结构
四、市场供需情况预测
五、市场前景展望分析
第十三章 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第一节 报告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中经纵横建议
DMC生产工艺的突破为我国医药化工市场带来巨大空间
日期:2004-5-11
一种用于甲基化、羰基化试剂、燃油添加剂和溶剂的绿色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随着其生产工艺的突破,应用日益广泛,为我国医药化工业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市场空间。专家预言,这将有效推进我国医药化工业“绿色”生产步伐,并带动高分子合成、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农药和环保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一种基础有机化学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化工产品的甲基化、羰基化反应和合成,具有低毒、氧含量高、相溶性好等特点,1992年在欧洲作为非毒性物质注册登记,被称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绿色有机化学品。目前国际上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有光气法、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合成法和酯交换法等,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意大利ENICHEM公司为代表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即煤化路线;二是以美国TEXACO公司为代表的酯交换法,即石化路线。 我国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主要用光合法和酯交换法,其中光气法虽能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存在工艺复杂、原料剧毒、副产物盐酸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生产成本较高,不宜推广;酯交换法由于原料来源困难,生产成本也很高,发展面临严重制约。目前,国内以唐山朝阳化工总厂为代表的10多家企业用的主要是上述两种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约4万吨,实际产量仅2万吨,且大部分出口国际市场,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为解决这一技术“瓶颈”,近年来,结合甲醇丰富的优势,我国坚持走煤化路线,重点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的研究开发进行联合攻关,并将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2002年8月,由湖北兴发集团、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年产4000吨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取得了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的重大突破。今年6月底,随着该项目建成投产,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将进入工业化生产,我国碳酸二甲酯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湖北兴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的光气法、酯交换法工艺技术相比,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的最大特点是,原料(主要是甲醇、一氧化碳、氧气等)价廉、易得,生产清洁化程度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无三废、清洁工艺和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医药化学工业中剧毒、高污染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越来越受到制约,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生态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家介绍,作为一种绿色有机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仅可替代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替代光气作羰基化试剂,用于农药、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以及光电、油脂、香料、染料、塑料、杀虫剂、除草剂等产品的生产,而且由于氧含量高、相溶性好,可用作低毒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出口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取得突破,有着丰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我国碳酸二甲酯市场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对匮乏和劳动力成本昂贵的日本、意大利等世界主要碳酸二甲酯生产国形成强烈冲击,出口市场空间扩大。受此影响,日本一些生产厂家已被迫停产或减产,使用碳酸二甲酯的厂家开始转向我国购。以唐山朝阳化工总厂为例,自1996年建成第一套年产4000吨碳酸二甲酯生产装置,近年来通过先后两次扩产,生产规模迅速提高,目前产品80%出口到日、韩、美等国,国际市场销量持续增长。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市场碳酸二甲酯的市场缺口约在5万吨左右。 另一方面,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在国内,随着医药化工企业治污压力的增大,碳酸二甲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厂家的重视,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投资和消费市场显著放大。市场信息显示,仅在制药行业,为提高生产过程的清洁性和安全性,过去近5年国内新上的20多家制药厂都已选择使用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剂、羰基化剂及溶剂等;同时,国内近期拟上千吨级以上碳酸二甲酯生产线厂家已达30多家。专家认为,今后几年,我国碳酸二甲酯投资和消费将进入高峰期,其中80%以上集中在医药和农药行业。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碳酸二甲酯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0%;到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将达4.5万吨,呈快速增长之势。
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1、 概述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 简称DMC)是一个“绿色”无害化工基础原料,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90.1度,熔点4度,密度1.069g/cm3,微溶于水,但可以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无毒、对金属无腐蚀性。
众所周知,硫酸二甲酯(DMS)、光气(COCl2)两种有机化工产品是重要的甲基化和羰基化试剂。在农业、医药、聚氨酯、有机合成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但这两种产品均是剧毒品,随着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问题的重视,急需开发一种新的低毒或无毒代用品,DMC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DMC除了代替DMS和COCl2作甲基化或羰基化试剂外,它也是生产氨基甲酸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的重要化工原料,还发现它添加在燃料油中,能提高油品辛烷值,减少废气污染。这又为DMC的推广应用增加新领域。
2生产方法
DMC工业生产的方法主要是甲醇和光气反应的两步法。它工艺复杂,操作周期长、原料光气剧毒,污染环境,安全性差,大量副产品HCl腐蚀设备管道,且产品含氯量高,正逐渐被非光气法取代。80年代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发明了非光气的甲醇液相、气相和常压非均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路线,并分别建成了工业生产装置
最近美国Texaco公司开发成功由环氧乙烷(EO),CO2和甲醇为原料经酯交换技术联产DMC和乙二醇(EG)方法,应分两步进行,先由EO与CO2生成碳酸乙烯酯,然后碳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基转换,产出DMC和EG.
此路线工艺投资节省,DMC生产成本可与其它各种方法竞争,但目前碳酸乙烯酯产量不大。所以尚未见用此方法生产DMC的工业装置投产。
估计国外DMC生产能力约35500吨/年。
3国内DMC生产和科研开发概况
国内有上海吴淞化工厂、江苏吴县农药厂、重庆长风化工厂、辽宁阜新有机化工厂和亚太农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东风化工厂光气法生产DMC。产能合计2300吨/年,每年实际产量约1000吨。
从80年代起,国内也非常重视非光气制DMC的开发,原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院、中科院福州物质结构所、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分别就甲醇氧化羰化法、酯交换法开展了研究和开发工作,并相应取得中试成果和进行工业装置试验。中石化集团已经对浙江大学和华东理科大学合作研制开发的由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丙烯酯,然后与甲醇酯交换生成DMC和1.2丙二醇的工业试验进行了鉴定,目前一定规模的基础设计和工程设计正在进行中。
4国内市场前景
DMC是“绿色”的无毒性化工基础原料,是硫酸二甲酯的最好替代品。尤其随着国内聚碳酸酯的发展。用非光气法的DMC与苯酚生产碳酸二苯酯,再与双酚-A酯交换生产聚碳酸酯的非光气工艺的应用和发展,必须给DMC带来巨大的需求量。
目前国内DMC消费量已在3000吨/年,不足部分全靠进口量弥补。资料预计2000年需求量增至10000吨,进口量相应猛增。美国市场DMC(纯度99.6%)价格约310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27000元/年。国产DMC(纯度95%)价格17000-19000元/吨,精制DMC则售价为23000元/吨。
碳酸二甲酯市场概况
发布时间:2004-7-19 0:00:00 文章来源:
目前国外DMC的生产能力约17万吨/年,年产量不足10万吨,主要的生产企业十几家,包括GE(通用电气公司)、Enichem Synthesis SPA(意大利)、Bayer(德国)、BA、日本的三菱和宇部等,全球大约70%的DMC产能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这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其用途分布为:聚碳酸酯约占56.1%、医药约占22.5 %。世界每年DMC市场需求量约为15~20万吨。从市场发展来看,今后DMC取代光气作为合成聚碳酸酯的原料市场应用可观,预计未来聚碳酸酯对DMC的需求将持续增长;DMC替代光气合成异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及用作医药中间体等方面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扩大;DMC作为燃料添加剂可获得与MTBE相近的调和效果,且DMC在氧含量上占优势,能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尾气排放量,所以DMC取代MTBE用作汽油添加剂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据预测,到2006年世界DMC的市场需求量约为35~40万吨。
目前,我国DMC生产企业约有20多家,总产能约为8万吨/年,酯交换法是我国DMC工业生产主要方法。拥有万吨级产能的企业有:安徽铜陵金泰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年)辽宁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年)、辽宁锦西炼油厂(1万吨/年)、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公司(1万吨/年)和山东东营海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万吨/年),其它装置产能较小。2003年我国DMC生产企业在国内的销售量不超过1万吨,加上出口到日本、美国等的2万吨,实际产量远远小于产能,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DMC应用领域窄,二是DMC生产成本偏高,价格缺乏竞争力,从而影响了市场对DMC的需求。
综上,DMC作为颇受青睐的绿色有机化工产品,随着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宽,全球DMC产能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在具体选择用何种工艺建厂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从投资费用、生产成本、技术可行性以及市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酯交换可以从技术设备完全实现国产化,而且用酯交换法可联产市场紧缺的丙二醇。实际上国内DMC装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副产丙二醇获得经济效益,因而酯交换法在目前仍具有相当发展潜力。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国内应重点开发气相法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艺和尿素甲醇工艺,而且还应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使我国DMC生产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业,国产DMC产品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有关报道称,上海氯碱公司已与Bayer公司签署了一份建一套10万吨/年聚碳酸酯的协议,其中包括3.5万吨/年甲醇氧化羰基化DMC装置,所以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艺迫在眉睫。未来我国DMC工业的发展前景将继续看好。2009亚太化工展会议专刊,第63届中国国际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秋季交易会会议专刊火爆招商中,七日讯会议专刊帮助你在展会中胜人一筹,专刊:025-83323866。自己找吧
射洪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射洪油作业区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二甲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德、荷兰和日本等国,2002年世界(不包括中国,下同)总生产能力为20.8万吨/年,产量为15万吨,开工率为72%。国外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Dopnt公司、荷兰AKZO公司、德国DEA公司和United Rhine Lignite Fuel公司等,其中德国DEA公司的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
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
序号 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万吨/年)
1 Dopnt (美国) 3.0
2 DEA (德国) 6.5
3 United Rhine Lignite Fuel (德国) 3.0
4 AKZO (荷兰) 3.0
5 Sumitomo (日本) 1.0
6 DEA(澳大利亚) 1.0
7 Mitsui toatsu (日本) 0.5
8 Kang Sheng (日本) 1.8
9 NKK (日本) 1.0
合计 20.8
国外建设及使用
由于二甲醚的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在世界范围内,二甲醚的建设已经成为热点,一些大型二甲醚装置已在筹建之中。
二甲醚开发公司(由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和日本8家公司组成的财团)建设能力为2500吨/天的商业化二甲醚装置。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完成了在中东建设单系列25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验证,预计该装置可望于2005-2006年建成。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将投资6亿美元建设180万吨/年商业化二甲醚生产厂,用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LPG,建设工作已于2002年开始,定于2004年投产。日本财团(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挥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事)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140-240万吨/年的大规模二甲醚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二甲醚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作溶剂和气雾剂的推动剂,其它方面的消费不多。
二甲醚是一种性能优良、安全清洁的化工产品,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民用和车用燃料,被看作是柴油或LPG/CNG的优秀替代品,其作为燃料的市场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美国替代燃料的消费量折合为当量汽油的话大约为100万吨(352×10加仑当量汽油),约占当年全部燃料消费量的0.2%。如果美国代用燃料的比例提高到5%的话,其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吨,可见代用燃料的市场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二甲醚的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共有十几家生产企业,2002年总生产能力为3.18万吨/年,产量约为2万吨左右,开工率较低,约为63%。
我国二甲醚主要生产厂家及能力
(单位:吨/年)
序号 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1 江苏吴县合成化工厂 2000
2 广东中山凯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
3 成都华阳威远天然气化工厂 2000
4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800
5 江苏昆山1000
6 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 5000
7 安徽省蒙城县化肥厂 2500
8 浙江诸暨新亚化工公司 1000
9 广东江门氮肥厂 2500
10 浙江义乌光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2500
11 上海申威气雾公司 1000
12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00
13 湖北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500
14安阳市嘉能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5000
合计 36800
国内二甲醚的建设已经形成热潮,有数家公司拟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技术建设大型二甲醚生产装置。
主要在建或拟建项目
2001年4月份陕西新型燃料燃具有限公司与美国兆运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开发“煤基一步法合成20万吨/年二甲醚超洁净燃料”工程协议书,工程总投资20.3亿元,美方投资90%。
宁夏83万吨/年煤基二甲醚项目,投资47.8亿元,利用国外资金,已与加拿大麦耐特联合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依托美国空气动力公司的技术。
四川泸州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用两步法工艺已经建成1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第二套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也已经开工建设。
山东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3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用自主开发的液相两步法工艺技术。
山东华星集团年产3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于2004年8月开始动工,该装置用两步法工艺。
山东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建设60万吨二甲醚装置,拟引进国外一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
另外,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提出建设二甲醚装置,如:西南石油天然气管理局、新疆、黑龙江双鸭山、大庆油田、陕西、兰州、安徽等。
国内市场使用状况
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气溶胶、气雾剂和喷雾涂料的推动剂,每年消耗二甲醚 1.8万吨。由于我国气雾剂行业的发展较快,预计到2005年需二甲醚约3万吨,2010年为4万吨左右。另外我国二甲醚用于合成硫酸二甲酯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消费量约为1.1万吨。
由于二甲醚的性质与液化气相近,易贮存、易压缩,因而可替代天然气、煤气、LPG作民用燃料。2002年我国LPG的表观消费量为1620万吨,同时中国自1990年开始大量进口LPG,2002年LPG进口量为626万吨。如果二甲醚的价格合适,设二甲醚替代进口的LPG,以目前的进口量计算,需要燃料级二甲醚约100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用燃料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对天然气、二甲醚、LPG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由于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料性能,方便、清洁、十六烷值高、动力性能好、污染少、稍加压即为液体易贮存,作为车用柴油的替代燃料,有液化汽、天然气、甲醇、乙醇等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2002年我国柴油的消费量为7662万吨,柴油消费的增长很快,预计2005年消费量将达到8290万吨左右,2010年将达约10100万吨。二甲醚作为良好的柴油替代燃料,按其对柴油的替代率为5%计算,2005年约需二甲醚约553万吨左右,2010年需674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预计2005年我国二甲醚作为气雾剂和化工等方面的需求量将达到的需求量约为5-6万吨。二甲醚作为代用燃料方面的消费主要取决于二甲醚的供应,如果二甲醚的价格降到能与柴油或LPG相竞争的水平,相信二甲醚作为燃料的消费增长速度会很快,市场规模也是相当惊人的。
二甲醚作为清洁的替代燃料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其替代煤气、LPG和柴油方面所具有的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甲醚工艺技术是国内外工艺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一步法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投资小、操作费用和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合成反应和分离过程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工业化。二步法工艺是国内外二甲醚生产的主要工艺,产品纯度高,工艺成熟,装置适应性广,综合竞争力强,但也有流程较长,设备投资较大的弱点。
推广和应用是二甲醚发展的关键,二甲醚作为清洁替代能源需要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建议国家应统筹规划,在没有油气而煤炭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二甲醚生产基地。以二甲醚替代煤气、LPG作为市场推广的先导,同时大力加强二甲醚替代柴油方面的研究,全面促进二甲醚的生产和使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二甲醚必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甲醚是一种新兴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随着石油的紧缺及价格上涨,清洁环保理念的深入,作为柴油替代的清洁燃料——二甲醚得到大力推广,并逐渐进入了民用燃料市场和汽车燃料市场。
在需求方面,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气溶胶、气雾剂和喷雾涂料的推动剂,每年消耗二甲醚1.8万吨。由于中国气雾剂行业的发展较快,预计2010年需二甲醚4万吨左右。
在柴油替代方面,中国柴油消费的增长很快,2010年消费量将达约10100万吨。二甲醚作为良好的柴油替代燃料,按其对柴油的替代率为5%计算,2010年需674万吨左右。
针对一些地方煤化工产业迅速升温、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苗头,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7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要求一般不应批准规模在100万吨/年以下的二甲醚项目。这对中国大型二甲醚项目的建设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二甲醚行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金融危机之下,产品市场化程度高、与石油价格和国际市场关系密切的企业,相对来讲更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甲醇和二甲醚等醇醚企业正是如此,全国70%以上的甲醇、二甲醚企业停产。
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没有准备和应对措施。正如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所讲:“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我们才能发现到底是谁在裸泳”。虽然中国二甲醚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二甲醚的应用及市场前景仍然光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势头值得期待。
油选哪种好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大道南段157号
射洪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射洪油作业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大道南段157号。
川中油气矿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所属的大型企业,总部设在四川省遂宁市,已有40余年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经营历史。
扩展资料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产品与服务
天然气:西南油气田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工业基地,天然气商品量位居前列。
硫磺:西南油气田现有天然气净化厂15座,天然气日处理能力5900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工业硫磺约14万吨,分布在重庆长寿、垫江、忠县、万州、江津和四川渠县、大竹、遂宁、仪陇、江油、荣县等地。
原油:目前我国已开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
日常炒菜的油哪个最健康
较好的三种油,分别是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既健康又有营养。
一、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常称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其主要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各区域。质量越优质的大豆油颜色越浅,通常为淡**,清澈透明、无沉淀物、无豆腥味。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二、花生油
花生油由20%饱和脂肪酸和80%的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其中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碘价约80~110,属于干性油,油色淡黄透明,有香味,是一种优质的烹调用油。根据国家标准GB 1534—2003《花生油》的规定,花生油按制作工艺可分为浸出花生油和压榨花生油。浸出花生油是经溶剂浸出制取的油,压榨花生油是用压榨方法制取的油。
三、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经过近10年努力,使传统的劣质高芥酸菜籽油变革成了在大宗植物油中营养品质最好的低芥酸菜籽油,到2010年我国油菜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
什么是食用油
食用油,又称食用油,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动植物油。室温为液体。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和质量,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油、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油田水
日常炒菜健康的油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好吃又健康。
1、花生油
花生油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花生油分为压榨产品和溶剂浸提产品,前者更香,购买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等级高的产品,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这方面风险。
2、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的保质期最长也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应该颜色越浅,为淡**,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3、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食用油的挑选技巧
1、看营养成分
所有食用油的包装上都标明了营养成分,买油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查看。要重点看脂肪和维生素E含量,这两项含量越高,说明油的营养成分好,品质越高。要看胆固醇和钠含量,这两项含量一定要为零。如果不是,则品质相对较差。
2、看食用油等级
我国的食用油质量等级标准是按精炼程度来划分的: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油、二级油、油、四级油。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等级越高,油的品质就越高。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虽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较为安全,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炒菜用什么油好吃又健康?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以及稠油开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公布的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指标,这一目标要求今后5年内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能源开发、转化、利用等各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我国一方面石油短缺,而石油需求量逐年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石油收率不高,开发过程中浪费严重。我国陆上油田用常规的注水方式开发,平均收率只有33%左右,大约有2/3的储量仍留在地下,而对那些低渗透油田、断块油田、稠油油田等来说收率还要更低些,因而提高原油收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也是我国从源头节约石油的最有效途径之
一。由此产生的对石油高效开技术的需求也将更为强烈。分析国内外石油开技术的发展态势,将有助于我国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1 高含水油田开发特色技术
已开发的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非均质性更严重,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东部许多主力油田已成为高含水油田,经过一次、二次油后,仅能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即综合含水率高、出程度高、油速度高、储比低、收率低,仍有约较多的剩余石油残留在地下,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储量和提高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据估计,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1 国内外情况
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除取强化油措施外,国际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主要有:井网优化技术(包括细分层系、加密调整井、井网重组)、注水调整技术(包括不稳定注水、选择性注水、优化注水压力、提高产液量、调整注井网、注污调剖等)、特殊钻井技术(包括水平井技术、大位移多靶点定向井、侧钻井技术等)、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一直是国外油气开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外在不稳定注水技术、水平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控水稳油及区块综合治理工作是实现老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进入“八五”以来,我国在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一套完善注系统、细分注水、调整注结构和产液结构、对应调堵的控水稳油配套技术。我国大庆油田、华北油田、新疆油田等主力油田实施的“稳油控水” 综合治理开发配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1.2 特色技术
1.2.1 不稳定注水技术
不稳定注水即通过不断改变注水量、注水方向及出量、造成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之间以及同一层的高渗透部位与低渗透部位之间的波动压差, 充分发挥毛细管吸渗作用,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驱替出低渗透区的剩余油,从而提高收率。不稳定注水的实施方法多样。该技术很早就在俄罗斯和美国开始工业应用,俄罗斯对于相关应用基础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对该技术已有小规模的现场试验和有限的机理研究,在技术上和应用规模上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我国胜利油田公司对大芦湖低渗透油田开中就利用了该技术,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1.2.2 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5~2.0倍,而水平井的产量和单井增加可储量可达直井的4~8倍。除可显著提高油田产量外,水平井还可有效地提高油田收率。如美国Elk-Hills 26R 油藏从1988~1995年共钻14口水平井,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扣除成本,这些井在寿命期间获纯收入2.37亿美元),成功地控制了储量递减,并使该油藏最大可储量提高18.7%。在我国的大庆和长庆油田的一些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已经开始了水平井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加上压裂改造,可以取得比直井更好的开发效果。
1.2.3 加密调整井技术
直至目前,钻加密井、调整注结构仍然是国外高含水期油田开剩余油、改善水驱效果的主导技术。其发展趋势是基于油藏精细描述,实现加密井的优化布置加密调整井网的对象,一是断块面积小,井距过大,连通状况差的油藏;二是开发对象转移到Ⅱ、Ⅲ类油层, 物性差、需要缩小井距的油藏;三是原井网井距偏大, 不利于储量动用的油藏。
1.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在提高高含水油田收率方面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有:侧钻水平井、复杂结构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不稳定注水技术、注水后热技术、物理法油技术、套损治理技术等。
2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通常认为油层平均渗透率K= (10~50)×10-3μm2的油藏为一般低渗透油田;K=(1~
10)×10-3μm2的油藏为特低渗透油田;K
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四大盆地低渗透储量比例均在85%以上。在低渗透油气中,探明储量大于2亿t 的油区有大庆、吉林、辽河、大港、新疆、长庆、吐哈、胜利、中原等9个油区。低渗透油田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如何经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是当前世界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
2.1 国内外情况
单项油技术方面,我国和国外相比,各有优劣。其中:在油藏精细描述、富集区优选、超前注水、开发压裂等方面有我国的优势,有的还具原创性;但在裂缝识别、压裂新技术、装备和软件、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井下随钻测量和控制技术,小井眼钻工艺、注气等技术方面有较大差距。
在集成组合技术方面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九五”期间,长庆、大庆、华北、新疆等油区经过反复试验,不断创新,发展应用了一套适应低渗、低产油田特点的新型简化油气集输流程,包括简化油井计量和联合站处理工艺及简化配套公用工程的实用新技术,在降低油田开发生产建设投资和减少生产操作费用上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油田开发方面,近年来重点在渗流理论、裂缝识别与压裂开发等学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地震、测井综合研究裂缝识别技术,对油田的高效开发布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应用核磁共振理论与技术解释低渗透储层可动油的定量分析,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低渗油田;在启动压力梯度、吸渗驱油、油水相对渗透率特征及储层伤害机理等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认识;在压裂整体开发理论特别是矩形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合理配置的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了进展。
大庆针对“三低”油藏(低渗、低产、低丰度)开发实践中,发展了油藏综合描述技术、优化井网设计、注水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和多种开方式新技术(提捞油和大跨距两类油层合技术、高粘稀油油藏蒸汽吞吐和微生物吞吐开技术、特低丰度薄层水平井开技术),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和油田收率。使无效油藏得到有效开发。使经济极限产量降到了1.55 t/d 以下。从投产井看, 单井超过直井的3~5倍,取得了较好效果。
延长油矿在开发上广泛用了一系列适合该油田的开发新技术,如丛式井、压裂、注水等,提高了单井产量,压缩了钻井投资。
2.2 特色技术
2.2.1 超前注水技术(Advanced water injection)
超前注水是指注水井在油井投产前,油井投产时其泄油面积内含油饱和度不低于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并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一种注方式。早注水可以使地层压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相应可使油田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稳产。
超前注水技术开发有如下特点:①可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单井获得较高的产量;②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伤害;③有利于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④超前注水有利于提高最终收率。长庆油田公司在安塞、西峰等油田注水开发中实施早期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同步或超前注水、沿裂缝注水、高含水区提高液指数、改变渗流场、加密调整、调整注水剖面、调整产液剖面等技术,从而提高了单井产能及最终收率,提高了整体开发效益。同步或超前注水能使地层避免或少受伤害,超前注水能尽快建立起压力驱替系统。2001年在安塞油田开展了12个超前注水井组(王窑7个,杏河5个) ,对应油井47口,动用含油面积3.87km 2。12个井组先后于5~8月份。王窑西南7口注水井平均日注水平41m 3,注水强度2. 0m3/ (d·m) ;杏河西南5口注水井平均日注水量39m 3,注水强度2.74m 3/(d·m) ,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通过超前注水技术的实施,单井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地减缓了油田递减,最终收率得到提高。
2.2.2 开发压裂技术
大庆油田针对大庆长垣西部低产低渗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压裂选井选层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等矛盾,从压裂工艺技术上进行研究,在裂缝有效支撑、加砂程序、破胶剂追加程序、等量替挤、强制闭合、延长压裂有效期等6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压裂工艺改进后现场应用81口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619t ,日增油410t 。实施较早的龙南油田5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417t ,与未优化井对比,初期增油强度是以往压裂的115倍,累计增油794t ,有效期已达287d 。
2.2.3 小井眼技术
使用小井眼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钻井投资,提高低渗透油田的经济效益使之得到有效发展。目前国外小井眼研究发展的先进技术研究和发展趋势有:带顶部驱动的小井眼钻机、小尺寸大功率井下动力钻具、用高灵敏度井控专家系统控制和预防井喷、用连续取心钻机进行小井眼取心作业、用高强度固定齿的新型钻头等,并朝着更小尺寸配套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已有可用于76.2mm 井眼的全套钻井和井下配套工具,以及多种连续取心和混合型钻机。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庆、吉林等油田钻了一小批小井眼井,统计的钻井费用较常规井降低了15%。
2.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提高低渗透油田原油收率的技术有:低渗透含油区带优选技术;低渗透储层裂缝先期预测技术;开发压裂优化注系统技术;水平井、复杂结构井压裂技术;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原油收率技术;小井眼技术。
3 稠油开技术
世界上的稠油和天然沥青丰富, 但其开难度很大。我国稠油量比较丰富,量近200亿t 。截止2002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8.4亿t 。因而,对稠油开发也
是我国石油开的一个重要方面。
3.1 国内外情况
稠油开发方面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源于国外,都是在国外首先提出、研发和商业应用的,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国外稠油开技术的进展主要有:蒸汽重力泄油技术、稠油出砂冷技术、稠油气体—溶剂超临界萃取冷技术、重力火烧油层技术、电磁波热技术等。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Kern River 油田和印度尼西亚Duri 油田大型蒸汽驱项目,收率高达55%~70%,油汽比均超过0.25,开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美国、加拿大在稠油开发和开方面,包括蒸汽驱热能管、油藏监测等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四大稠油区相继开展蒸汽驱先导性试验,目前我国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技术已基本配套,形成了深达1600m 的蒸汽吞吐系列,成为我国稠油开的主导技术,而且在今后若干年中仍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稠油蒸汽吞吐在高轮次开情况下递减加快,“九五”递减总量比“八五”增加212万t ,而新井产量占基础井的比例由72%降为38%,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加大措施工作量,使措施增产比例由40%加大到46%,多增油163万t ;另一方面应用改进的蒸汽吞吐技术,如分层注汽、投球选注等,改善蒸汽波及体积,使纵向动用程度由“八五”初期的40%左右提高到60%,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稠油产量稳中有增。与此同时,还发展了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后转注蒸汽开发的新技术,扩大了热领域。在稠油吞吐转驱方面,新疆浅层稠油蒸汽驱矿场试验已获成功,蒸汽驱井组从1995年的252扩大到557个。2000年汽驱产量为91.254万t ,油汽比(OSR )将达到 0.22。在辽河油区发展了超稠油蒸汽吞吐配套技术,超稠油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万t 以上。截止2002年底,我国应用热力开技术已累计动用地质储量12.6亿t ,当年产量1267t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稠油生产国。
3.2 特色技术
3.2.1 热技术
热工艺主要有蒸气吞吐法、蒸气驱油法、气—汽驱油法和火烧油层法等,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蒸气吞吐法和蒸气驱油法。蒸气吞吐法就是把饱和蒸气通过油井注入油层,利用其热能使原油降粘、活化,驱使其流动,同时促使油层压力提高,当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油田开展了注水开发中后期转注蒸气开发的室内实验研究,提出了水驱后油藏蒸气驱筛选标准,并且在一些水驱中后期油藏开展了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提高收率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油田运用蒸气吞吐热工艺,实践证明该技术较适用于埋深800m 以上的油层进行低周期开发,油层超过这一深度继续用该技术油则会导
致低于热经济界限而被迫关井停产,因而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蒸气吞吐的开发效果。蒸气驱油法是继蒸气吞吐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热驱技术,主要是利用蒸气对油层中粘稠油藏的驱替作用,达到提高油率的目的,目前,国际上蒸气驱技术可提高收率22.1%左右。美国在此方面开展很早,也有很大成效,2004年美国热产油量为34.55万桶/d。例如,美国克思河(Kervn)油田于1898年投人开发,至1964年为冷开发阶段,出程度仅为6%。1964~11年开始了注蒸汽试验。目前全面蒸汽驱开发(少数井蒸汽吞吐) 。油田共有油井5800口,注蒸汽井1600口,日注蒸汽32万桶(5.1×104t) ,日产油10万桶(1.59×104t) ,日产水80万桶(12.72×104t) 。油速度1.83%,出程度50%,综合含水88.9%。原方案预计的收率为64%~65% ,预计油田最终收率可以达到80%。但从我国10多年若干先导试验区的开实践来看,蒸气驱的油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开发指标尚达不到开发方案的预想值,因此蒸气驱技术应为我国今后重点关注和加强研究的提高收率技术之一。
3.2.2 蒸汽重力泄油(SD )技术
自从加拿大提出后,技术上有了突破,至今已有100对热井应用这套技术。由一对井组进行,生产井在目标层底部,注入井在生产井上5m ,连续向油藏注蒸汽,冷凝蒸汽在重力作用下向生产井泄油,适用于沥青质含量高、高粘厚层油藏,三个地区中Athabasca 地区最适合用该技术。蒸汽重力驱收率高,预期收率超过50%。我国则正在和加拿大的专家合作进行试验,尚未得出最终结果。
3.2.3 稠油携砂冷技术
该技术是加拿大提出的,现在加拿大已有10%~15%的稠油产量靠这种技术。稠油携砂冷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加拿大的许多稠油油田(粘度为300~55000cP )。典型的稠油携砂冷油井以5~25m 3/d(30~150bbl/d)的速度油。在应用稠油携砂冷技术油的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修井作业,可以成功地解决机械问题和油藏问题,从而提高油速度,减小油成本。
3.3 我国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稠油开技术有:组合式改善蒸气吞吐技术;蒸气驱技术;蒸气重力泄油(SD )技术;超稠油越泵加热技术;稠油携砂冷技术;火烧油层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热电联产技术。
参考文献:
[1] 蒋金宝, 林英松, 阮新芳, 等. 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钻工艺,2005,28(5):50-53.
[2] 李阳, 于永波, 尹喜永. 大庆低渗透油田增效压裂技术研究. 特种油气藏,2005,12(2):65-67.
[3] 王建华.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研究. 断块油气田,2005,12(3):53-54.
[4] 刘宝珺, 谢俊, 张金亮. 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西北地质,2004,23(4):1-6.
[5] 谢俊. 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8,13(4).
[6] 梁作利, 唐清山, 柴利文.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技术. 特种油气藏,2000,7(2):46-47, 49.
(郑军卫 张志强 编写)
为什么会有香辛料?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
1、花生油
花生油主要的原材料是花生。颜色呈淡**透明状,色泽较为清亮,气味比较清香。
优点:健康,能是适当的缓解疲劳,抗衰老。延缓脑功能衰退,降血压止血,降低胆固醇,防治各种出血性疾病。
缺点:脂肪太多,容易堵塞血管、容易引起肥胖、导致消化不良、增加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它的热量过高脂肪量大,当然它是比较适合于炒菜的,也比较更适合煎炸食物。
2、菜籽油
菜籽油主要的原材料是我们在路上常见的油菜花上的油菜籽,颜色呈金黄或者棕黄。气味比较刺鼻。
优点:散火气、消浮肿。
缺点:它是一种芥酸含量比较高的油,在会不会引起心脏受损有争议,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食用。
油脂是有一定的保质期,所以存放时间长的话不建议食用。高温加热后不要重复食用,气味过于刺鼻,不适合凉拌菜。
3、大豆油
大豆油主要的原材料是大豆,豆子。颜色主要是根据大豆的品种来决定,气味香醇。
优点:皮肤细滑、可以增长发育、防治心脑血管病变和白内障等疾病。
缺点:精制豆油在经过长期储存时,颜色会发生变化,即颜色由浅逐渐变成深色。
这说明它可能是油脂与空气中氧气结合发生了氧化。所以,在颜色变深时,就不再适合再长期存放。
香辛料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和食品工业中,主要起调香、调味、调色等作用 , 它的出现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香料,又名辛香料或香辛料,是一些干的植物的、果实、根、树皮做成的调味料的总称,例如胡椒、丁香、肉桂等。它们主要是被用于为食物增加香味,而不是提供营养。用于香料的植物有的还可用于医药、宗教、化妆、香氛、或食用。香料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以数种数十种成份调和构成。有时,香料也指制造香味用的材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