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汽油价格是多少_08年汽油出口量
1. 北美地区典型国家的油气工业发展概况
2.自11月1日起成品油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3.汽油发电机出口总销量是多少
4.国内成品油库存创新高!出口增加能否消退“市场寒冬”?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
北美地区典型国家的油气工业发展概况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映就是那个桶贵了的笑话:2008年国际油价1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6块多/升,2018年国际油价不到8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却要7块多/升,原因是桶贵了。不过玩笑终归是玩笑,因为现在的原油出口根本不是装在桶里的。陆地上的,一般都是通过输油管道运输,直接在出入口设置仪器计量(比如中俄原油管道,由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运输至大庆油田);而未接壤的比如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则是通过油轮直接运输到我国的各港口,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先一桶一桶灌装,在运输的,所以目前现实中根本没有油桶影响油价的概念。
现实中我们计量一般不是用重量就是用体积来计量,很少会说用到桶,那么为什么原油会使用桶来计量呢?这其实是习惯使然。因为在早期美国人的石油是用桶来计量的,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之地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德雷克们用机井打出石油后,仓促间人们直接用各类桶来盛装石油。不过杂乱的度量衡不单给买家造成困扰,也成为立法和课税的麻烦。根据一般规律,当行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统一标准势在必行。因此最终美国人制定了42加仑制式的桶空重64磅就成为了标准(主要系这个体积大小的桶)适合放置在平板火车上,当时一节火车刚好可以放置20桶,在拉到港口运输到各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后来先后诞生了管道运输以及油轮运输,但是由于习惯使然,美国人仍然习惯按照桶来计量。
如果说美国不是世界第一强国,那么桶计量的只会在美国,因为后续发展的很多其他国家并不使用桶计量,比如日本东京的原油期货目前仍然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崛起以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之后,美国操控着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世界其他各国也就慢慢被迫接受以桶计量的原油了。
目前标准的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至于说多重?这个不一定,因为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品质不一样,因此在同等的容积下,重量也会出现偏差;目前而言,一桶石油平均的重量大致在0.137吨,也就是说1吨石油大概需要7桶石油。
为什么说: 原油出口要用“桶”统计而不用“吨”计量,我们中国的原油计量单位是“吨”,那么,对于西方而言,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为“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我个人觉得:对于西方人而言,用“桶”计算原油出口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个人觉得石油之所以用“桶”作为计量单位的原因是我国进口的大量使用,目前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手中,那么,为了方便他们的计量单位,也为了符合他们的交易习惯,他们就把原油规定为桶,而不是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一个体积单位,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由于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是不同的,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在清朝的时候,山西商人交易的银子其纯度为为99%。但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人们所使用的银子的纯废可能只有%左右。
再加之,由于原有的密度,如果用吨算的话,那么,它的质量可能有些误差,但是,如果用桶计算的话,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密度上有一个换算公式,所以在这就不用解释了。
总之,就是对桶这样单位是体积单位,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还有着较为复杂的换算关系,有些是不同产区的油密度不同,所以,为了方便用桶作为计量单位。
也就是说有体量单位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的因为是一桶油的质量,不同质量、不同的体积是因为密度不同,但是,它的体积也是是相同的。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 原油这个东西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面,二战期间,石油的计量单位根据国际上的换算单位并不是用“桶”来计量的,而苏联则是用“吨”来计量的,但是,美国人当时为了便于石油的交易用“桶”作为计量单位,为了运输也为了交易方便。
所以,桶这个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原油可以说用桶计算起来更为方便,但是,为什么要用桶计算了?
其实, 说白了,桶作为计量单位,对石油贸易交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很方便,如果用工作量“桶”作为计量单位的话,由于密度的不同,其交易难度是大大增加。
这是趣事!原油为何统一用“桶”计量?而汽油一般用升计量?
一切源于习惯做法!
盎司; 黄金重量单位(1盎司=28.3495克)。一般人熟悉克的概念,对盎司感到生疏,但黄金玩家不会混淆。
克拉 ;钻石重量单位(1克拉=0.25克)。不少人误以为克拉是计算钻石大小(体积)的单位。但钻石玩家不会混淆。
英尺; 长度单位,一英尺=30.48厘米。(据说;十三世纪初,英国尺寸长度混乱,引起交易纠纷不断,英国约翰国王召集大臣们讨论一尺应该多长?没扯出结果。约翰王愤怒跺了一脚,指着他的脚印说;“这就是一尺”,于是,英尺长度就确定下来了。
英码; 长度单位,一英码=91.44厘米=3英尺(据说,码的长度确定与英尺长度确定类似,亨利国王伸直手臂,竖立大拇指说,从他的鼻尖到他的大拇指尖的距离就是!于是大臣们赶快小心翼翼丈量并确定下来)
米(公尺) ;法国人玩法。法国科学院将从北极点到赤道经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规定为1米,并于1799年在法国法定使用。奠定了今天国际长度公制(十进制)基础。
公斤(千克) ;法国人玩法。法国定义了“米”的长度,就按“十进制”定义了分米。法国规定在4℃时,1立方分米纯水的质量为1公斤。并用铂铱合金制了一个高度、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代表这个质量。这个“金属疙瘩”至今是公斤(千克)的基准物。
这是美国人的玩法,由于美国控制了世界原油买卖,原油用桶计量成为通行做法。
例如;买一船原油,船轮的油仓体积固定不变,一口气灌满了就知道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快速折算出是多少桶。若要实际称重是多少,则比较繁琐。
1升90号汽油平均重0.72公斤:92号重0.73公斤; 号0.737公斤。看来,价格与重量还是呈正比关系。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懵,今天我来向大家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桶(Barrel)是目前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原油期货计价单位,如布伦特(Brent),美国德克萨斯西部中质原油期货(WTI)以及OPEC一揽子参考价格(OPEC Reference Basket)都是基于桶这个计量单位。三种期货合约交割量几乎占据了全球全部份额。当然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原油期货不是按照桶计价,如日本东京的原油期货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成交量和前三种没法比。所以这里要说的是原油按桶计价虽然不是国际强制规定,但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
最大的误区是有些人觉得原油的实物交易是用桶装的,这个是最大的误解。现在原油主要靠管线运输,从油田运到炼油厂或者出口港;
在石油开中,最早用来盛石油的工具就是桶。不过那个时候的桶仅仅是一个工具,并不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后来,久而久之,大家就渐渐形成了用木桶装载石油的习惯。最初的石油交易也是以桶为单位来计算的,渐渐的桶就成了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石油计量单位了。
当然,这是全球所有国家都是用桶这个单位,用于计量石油的。我国就是个例外,使用的是吨。官方在发布相关数据的时候,也是使用吨这个单位,比如我国去年一共进口的原油46190万吨。
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不同地区开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评论员小韩;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桶”是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桶”不仅方便石油的运输,也便于石油交易,因此被广泛接受。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文/漂流的亚特兰蒂斯
该问题比较普遍,本人正好在该行业,这里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澄清几个问题,或者说误解。
说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原油进出口要用桶来计价,其实不仅仅是进出口,北美地区的油田产量都是以桶为单位。
最早开始使用“桶”来计量原油的是美国,准确的说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美国的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完成,之后就迎来了19世纪60年代的石油开热潮。
当时的原油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标准的容器来装这些原油,因为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刚刚起步。所以当时的石油开者便用盛装其他产品的桶来装石油。这些桶的形状大小不一,用处也不同,酒桶、鱼桶还有装糖浆和松节油的桶,总之五花八门。桶的容量也不同,这就给当时的原油交易带来跟大的麻烦,因为计量困难并且造成很多争端。
到了1866年,宾夕法尼亚石油生产者注意到了这问题,并开始着手推行统一的标准。最后他们将目光投到了装威士忌的酒桶上,并决定将威士忌酒桶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威士忌酒桶容量40加仑(151升),但是为了有利于卖方(因为用桶运输途中会有损失),也就是石油生产者,他们决定在实际交易中将计价容量增加2加仑(实际油量还是40加仑),也就是最终计价容量为42加仑(159升)。 最终该标准在1872年被通过,一桶等于42加仑成了美国原油计量的基本单位 。
以“桶”计量原油在全世界的推广是与美元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并用美元计价 。这当然和美国国家和石油工业的强大有关,现在石油工业的绝大部分标准和 科技 来自美国,而且美国又是全球第一石油消费大国,当然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元作为全球准备货币,有其他货币难以比拟的稳定性和信用,大家都知道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破产性极低,货币也稳定。所以原油用美元计价也就理所当然,而对于石油行业美国也就顺便推行了自己的标准。
上文已经提到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这个只是容积。但是不同品质的原油一桶的重量有差别。高品质原油,也就是我们说轻质原油由于密度低其一桶的重量要比重质油(密度高)轻。
原油的密度在0.87 ~ >1.0 g/cm3, 因此一 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 。
以桶计量原油最早始于美国,用桶不用吨是因为美国的影响,原油的美元计价也助推了该标准在全球范围的推行。
主要的原油期货交易都以桶为单位。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根据原油的密度,一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也就是1桶原油等于136~138千克。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也就是说全球任何国家只要你在国际市场上买石油,面对的都是统一的标准。
我是漂流的亚特兰蒂斯,下次见!
这是西方国家先入为主的一种计量方法。一桶容量是53加仑,一加仑为4.546升,如果盛水的话,是240公斤,油比水要轻,这就是比重。质量差的石油比重在0.8以上,如某些国产及委内瑞拉的石油,中东产石油最好,比重都在0.8以下,人们开玩笑说那儿开的石油可以直接加进油箱。就是因为比重不同,液体要用容积来算,早期开石油都是用大桶,习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油桶”是目前欧佩克和欧美等西方国家原油计量单位,同时也是全世界主流的石油计量单位。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目前纽交所一般都是使用北海布伦特原油和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作为标准,计算每桶石油的价格。
西方世界早在几千前就使用木桶去运送葡萄酒,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中东地区的人是用陶罐去装葡萄酒,但是陶罐的密封性并不好,而除了中国以外,其他的民族又没有搞出瓷器,而即便是搞出了瓷罐,瓷罐也太容易碎了,于是中东的民族就用木桶储存和运送葡萄酒。
由于木桶是圆柱状,因此非常便于运输,因此越来越多的液体商品都是使用木桶运输,例如橄榄油。后来石油被发现后,人们开始用铁皮圆桶去装载石油。
最先使用铁桶装石油的国家就是美国,在二战之前,石油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美国使用“桶”来计量,而苏联则是使用“吨”来计量。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今天的油轮不再是使用油桶运油了)
(咱们日常使用的液化天气和汽油、柴油都是由这种油罐车运输的)
看到这想到了一个笑话: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呈下跌趋势,但是国内的油价并没有随国际油价下跌而相应下跌,反而不断上涨,一度每升价格达到了7元。究其原因是:油价确实下跌了,但是油桶的价格上升了。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或者国内商品总量的结算中都是以吨、升、立方米(主要是天然气)
、公斤来计算,大家都能有明确的概念商品的重量,但是唯独是石油非要以“桶"为结算单位,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是多大的桶、什么材质做的、一桶多重。
那为什么石油出口非要用桶计量呢?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逐渐被发现并开发出其用途后,大批资本家加大了石油的开。但是,石油开后并没有合适的容器去盛装这些容易泄露的液体。恰巧欧美国家都有喝葡萄酒的习惯,就像中国的酒坛子一样。大量的木质酒桶就被就地取材做了盛装石油的最合适不过的容器了,后来经过不断改进用铁质的圆桶代替了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且制造工时长的木桶。就这样,用桶盛装石油的传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那一桶石油重量是多少呢?
国际原油交易以桶作单位,而普通消费者又习惯的成品油计量又是以升为单位。“美制桶”是容积单位,与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与公吨等重量单位更是根本搭不上。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
但是,用桶作为原油的计量单位有其一定的劣势:
不同地区开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石油是一个由多种重金属混合物体以烃类为主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以黏稠的液体状态存在。经过加工后,以其沸点和比重,燃点和热值的不同,而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成为现代工业,国防, 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的重要燃料,助力添加剂,催化剂,防腐剂,保温材料,润滑油等等。
更是现代 社会 ,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各种塑料制品,各种化学用品,各种化肥,农药,杀虫剂,消毒剂……等等。当今世界各国早已将石油列入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进行严格的管控。
原油出口以桶计算,除了方便,简洁,更主要是为了交易的精确,误差和损失减到最小。因为这个已经是国际惯例,所以就共识了。
由于原油比重的不同,所以,一般原油一桶的重量范围大概在138~148kg之间。一吨油按普通老百姓的概念应该是1000kg。但实际计算是这样的:比重重量为860~880kg之间,体积重量为1000立方单位。喜欢的人可以查看中国石油产品标准规范一书。
自11月1日起成品油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北美地区的天然气和石油在世界油气分布的比例分别是19%和18%。2002年(估计值)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为55725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6.88%,天然气产量为8234.98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32.96%。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加拿大的油气较丰富,是美国油气的最大供应国。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现已成为美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美国油气工业发展概况
1.美国油气的产储量
美国是世界油气大国,到目前为止,美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大体占世界总量的2.8%,天然气探明储量占3.2%。2003年1月1日美国的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为5.19万亿立方米,比2002年同期的估计探明储量5.02万亿立方米增加了3.39%。2002年底石油的剩余探明储量为30.75亿吨,比2001年底的剩余探明储量30.07亿吨增加了2.26%。2002年其石油产量为2.89亿吨(实际值),比上年的2.90亿吨减少了0.34%。2002年天然气的产量为5703.87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的5758.48亿立方米下降了0.95%。
美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变化趋势为:从1950年到1999年水电在能源生产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天然气从1950年到1980年在美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天然气所占比重先是忽然急剧减少,然后在90年代之后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石油在美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所占比重从1950年到1999年稳中有降(见图6-1)。
图6-1 美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变化
2.美国的油气贸易
美国不但是油气大国,而且也是油气消费大国。其国内的油气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要进口大量的油气。据英国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述评》统计,美国2002年石油进口为11357千桶/日,比2001年减少了2.2%。天然气的进口量为1089.1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为6675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3.9%。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巨大,其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6%。油气对外依赖程度非常大。
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据预测,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在未来将稳步增长(见图6-2)。
图6-2 美国未来石油生产与进口趋势
(美国石油消费,百万桶/日)
美国进口石油的地区主要是西半球(指美洲地区)、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见下图)由于地缘政治和一体化管网的自由贸易协定、能源部门相互投资、分担的安全义务以及可靠的供应关系等原因,2000年美国石油总进口的55%集中来自四个国家:加拿大(15%)、沙特阿拉伯(14%)、委内瑞拉(14%)和墨西哥(12%)(见图6-3和图6-4)。
图6-3 2000年美国石油进口的地区分布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1)
图6-4 2000年美国石油进口的10大供应国(单位:千桶/日)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1)
除了继续巩固与美洲国家的关系外,中东将首先成为美国全球能源政策的焦点。
3.油气消费
(1)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预测
美国近20多年的经济增长,使美国消费的石油就占全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25%强。从13~1998年间,美国的能源消费量增长了22.42%,而1998年美国的GDP是13年的1.93倍。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增长有趋缓的态势,但美国的经济在未来将继续缓慢增长,因此,其能源消费在未来也将继续增长,见图6-5。
图6-5 美国石油总需求量趋势(百万桶/日)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0)
(2)美国油气消费量
美国每年平均消费石油8.亿吨,天然气6544亿立方米。见表6-1和表6-2。
表6-1 美国1987~2000年石油消费 (单位:亿吨)
(据BP.2001)
表6-2 美国1985~1998年世界天然气消费 (单位:亿立方米)
(据BP,2001)
(3)美国油气消费结构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基本相同,从1950年到1980年,美国的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逐渐下降。而石油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天然气消费量所占比重却不断上升。1980年后,石油所占消费比重还是基本未变,而天然气所占消费比重在突然下降后逐步回升,煤炭所占比重在1980年之后稳中有升。
美国199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8533.6百万吨油当量,其中石油所占比重为40.6%,天然气所占比重为25.2%,二者合计占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64.8%。
二、加拿大油气工业发展概况
1.加拿大油气的产储量
加拿大的油气量也比较丰富。2002年加拿大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246.60亿吨,比2001年的石油探明储量6.63亿吨增加了3619%。2003年报道天然气的估计探明储量1.70万亿立方米,比2002年1月1日的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1.69万亿立方米增加了0.59%。
加拿大2002年底的石油产量为105.0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5%。2002年的天然气产量为2074.20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的产量2057.72亿立方米增加了0.80%。
2.加拿大的油气贸易
加拿大是石油净出口国,1998年其进口原油为3830万吨,进口油品为860万吨,出口原油6350万吨,出口油品为1570万吨。1999年加拿大的天然气商品量为1780亿立方米,比1998年的1695亿立方米增加了5%,其中输往美国的天然气上升8.5%,达到了947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这主要是1998年末投入运营的管输能力扩容工程已开始发挥作用。
加拿大是美国天然气、石油和电力最大的供应国。2000年加拿大石油贸易增长了4%,对美增长了10%。2000年加拿大出口天然气1016.6亿立方米。
3.油气消费
加拿大1998年的石油消费量为8320万吨,比19年的消费量8210万吨增加了1.3%(见表6-3),1999年加拿大的天然气消费量为842亿立方米,比1998年的833亿立方米增加了1.1%(表6-4)。
表6-3 1990~1998年加拿大的石油消费量 (单位:百万吨)
(据BP,2001)
表6-4 1985~1999年加拿大天然气消费量 (单位:亿立方米)
(据BP,2001)
在加拿大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1999年石油所占比重为36.4%,天然气所占比重为28.2%。
三、墨西哥油气工业发展概况
1.墨西哥的油气产量和储量
截止到2001年底,墨西哥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17.29亿吨,比上年同期的36.75亿吨减少了52.95%。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原油产量年平均约为1.55亿吨。2002年墨西哥的石油产量为1.59亿吨(估计值),比2001年的1.56亿吨(实际值)增加了1.69%。
截止到2003年1月1日,墨西哥的天然气证实储量为2485.10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的8354.93亿立方米减少了70.26%。2002年墨西哥的天然气产量为456.91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了约1.94%。墨西哥的天然气储量在拉美仅次于委内瑞拉,在美洲居第四位。墨西哥开的天然气大部分是伴生气,只有不足25%的天然气产自非伴生气田。由于墨西哥在天然气勘探开发上投资很少,所以产量近5年一直不高。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估计,今后十年墨西哥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长9%,而天然气产量却会不断下降(王锡华、焦震衡,2003)。
2.墨西哥的油气贸易和油气消费
墨西哥国土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人口有9860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亿美元,人均GDP为4000美元,石油消费量为178万桶/日,人均石油消费量6.6桶/年,成品油需求量为165.1万桶/日,其中汽油占三分之一。1998年汽油消费量为50.7万桶/日,其中国内炼厂供应量为45.3万桶/日。目前该国每日进口的13.5万桶高辛烷值汽油大部分来自壳牌的帝尔帕克合资炼厂,同时也从欧洲进口汽油。该国汽油出口量为8.1万桶/日,通常销往美国。另外该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也有所增加。一些以燃料油为动力的电厂已经改用天然气为燃料,新建电厂全部用天然气为燃料。
1999年墨西哥的天然气商品量为3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2.3%。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石油为1359千桶/日。1999年墨西哥出口天然气16亿立方米,比1998年的出口量4亿立方米增加了300%。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1.7亿立方米,而从美国进口31.1亿立方米。
汽油发电机出口总销量是多少
11月4日,财务部和邦税总局共同颁布了《闭于普及机电、制品油等产物出口退税率的报告》,经邦务院接受,自11月1日起,普及制品油(汽油、柴油、航煤)等产物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至17%。
卓创制品油领会师胡慧春表白,这表示着时隔十年后,经过入料添工交易出口的制品油增值税回复了齐额退税。
华夏动力网首席消息官韩晓平对于《逐日经济消息》记者表白,往日邦内的火油供给比拟重要,邦家没有激动出口,在退税方面用了比拟庄重的办法。暂时邦内制品油商场的供求闭系爆发变换,比方柴油邦内需要大于需要,不妨经过退税,革新企业成本,激动柴油出口。
胡慧春报告《逐日经济消息》记者,邦内制品油重要多余,意在主动激动出口这一本领来慢解。没有过,连年来,华夏制品油耗费税没有断普及,矮油价停,其占比越来越大,耗费税对于消费企业的感化较大,所以,简单依附增值税实足退税而暂时耗费税并不说起何如退税来激动出口,则对于关系消费企业的提振功效大概有限。
9月柴油出口量创最高记录
邦际油价的连接矮迷,赋予邦内炼厂炼油成本向佳时机。早在往年2月16日,邦家发改委便颁布了《闭于入口本油运用处置相关题目的报告》,搁启场合炼厂本油入口权,炼油企业由此普及产量。
齐邦人大代表、华夏火油自然气团体公司消费筹备处置部总司理苏俏在本年二会功夫表白,截止2015年终,尔邦炼油本领已达7.1亿吨/年,2015年尔邦本油添工量为5.21亿吨,平衡添工负荷仅为75%,遥矮于寰球炼油动工率,暂时尔邦炼油本领已多余1亿吨/年,表露重要多余态势。
这种情景停,尔邦制品油的产量总体仍在连接普及。据邦家统计局数据表露,2016年1~9月尔邦制品油总产量到达2.55亿吨,共比飞腾1.6%,个中汽油及航煤辨别飞腾5.8%和9.4%,而柴油低沉2.8%。
金银岛讯商场领会师李杨表白,因为尔邦经济增快搁慢,直交导致邦内工矿、输送物淌等行业动工没有及去年,故而对于于柴油的需要形成鲜明挨压。
李杨指出,相对于于柴油需要的鲜明搁慢,汽油和航煤的需要量仍维持延长。跟着邦民收进的没有断普及,私人车普遍水平入一步添速,尔邦宏大的私人车保有量为尔邦汽油需要供给维持。但连年来,跟着邦家对于于环保的沉瞅水平日益添深,新动力汽车实行力度大大巩固,也确定水平上遏制了汽油需要的延长快度。
数据表露,2015年尔邦制品油表瞅耗费量3.16亿吨,共比延长4.3%,而制品油产量为3.37亿吨,供大于求没有断夸大。
邦内商场难以满意宏大的供给需要的情景停,华夏正在向海内商场稳步迈入。
据海闭总署数据表露,本年1~9月华夏柴油乏计出口1079.22万吨,共比大涨148.14%。汽油出口量达693.11万吨,共比飞腾72.26%。
值得提防的是,9月汽油出口量共比飞腾37%至84.1312万吨;而9月柴油出口量共比猛增44%至160万吨,创停了柴油出口此后的最高记录。
华夏制品油走出往步调添速
本年汽油和柴油的出口展示暴发式延长,这对于慢解邦内制品油多余有确定的效率,将来制品油的出口保持是慢解邦内多余的一个要害本领。?胡慧春道。对于于普及制品油等产物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至17%的办法,胡慧春表白,暂时来料添工交易在汽油出口的占比在88.89%,柴油出口的占比在87.07%,而这种交易办法不妨实足免税。入料添工占比沉没有脚10%,便使制品油增值税实足退税,但耗费税未有任何革新,完全来瞅,策略对于入料添工及纯交易企业的情况革新有限。
没有过,胡慧春指出,蒙供求闭系感化,交停来企业仍旧会添大制品油出口,少许周边邦家有制品油需要。
《逐日经济消息》记者提防到,暂时,邦内制品油在亚太商场出口量较大。数据表露,本年1~9月,尔邦经过普遍交易办法出口到亚太地域的汽柴油数目胜过1400万吨,而这仍旧胜过往年齐年的出口量。
李杨表白,华夏的炼化行业也将连接兴盛巨大。邦内供需专弈仍将连接,也确定了后期制品油出口量将长久保护在高位程度。跟着尔邦制品油商场的渐渐搁启,出厂价钱取邦际渐渐交轨之后,华夏制品油?走出往?也将越发主动和气畅。好邦、南好、欧洲及中东地域均有汽柴油出易爆发,而跟着尔邦主动提高制品油品质,挨启泰西高端商场或者许并没有是难事。
韩晓平表白,纵然华夏制品油产能多余,一局部制品油须要出口,但炼油进程中,有些附产物华夏是欠短的,华夏大概还须要从邦外入口。共时,没有共邦家对于于制品油的诉求及规范没有共,以是华夏炼油企业也应提高自己本领,以满意没有共需要。
》》5折提早享管帐网双十一课程优惠go《《
国内成品油库存创新高!出口增加能否消退“市场寒冬”?
汽油发电机出口总销量是40%。我国通用汽油发电机组产品以出口为主,2017年-2019年总出口额分别为118,775.73万美元、158,706.19万美元和127,985.75万美元。
[导语] 近日,市场关于两桶油单位追加8月份柴油出口量的消息热议不断。结合当前国内柴油库存数据高企的现状,卓创认为,即便当前柴油出口仍无利润的背景下,通过此方式暂时缓解国内库存压力已成为“最佳”选择方式之一。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6月份,汽油出口量为76万吨,环比上涨11.76%,同比下跌23.9%,1-6月份累计出口量为788万吨,累计同比上涨16.3%;2020年6月份,柴油出口量为104万吨,环比下跌28.28%,同比下跌49.9%,1-6月份累计出口量为1135万吨,累计同比下跌5.3%;7月份海关数据即将公布(分产品),结合当前国内汽柴油库存创新高的背景,汽柴油出口数据增加仍是大概率。
国内汽柴油价格上供乏力
进入2020年,在内外部压力影响下,中国成品油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下行周期。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底及7月初,汽油价格出现了小幅反弹,柴油价格一直保持着下行状态,在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贸易商操作愈加谨慎,尤其是柴油市场。据卓创数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国内主营单位92#汽油批发均价为58元/吨,0#柴油批发均价为5419元/吨;山东地炼92#汽油均价为5341元/吨,0#柴油均价为4727元/吨。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成品油价格不能向上突破,我们认为现阶段成品油行业面临着高库存压力和产能过剩压力,其中高库存压力是主要因素。
国内汽柴油库存创新高
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7月中国汽柴油 社会 库存总量在50.44万吨,汽柴油 社会 库存率高达74.63%,其中汽油 社会 库存量为2654.69万吨,环比上涨6.33%;柴油 社会 库存量3315.75万吨,环比上涨9.76%。如果按照有效库容80—85%,目前中国成品油 社会 库存即将触及安全红线。
自2月份开始,卓创资讯监测的中国汽柴油 社会 库存一直保持高位,国家通过取扩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鼓励 汽车 、基础建设等措施,虽然很好地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稳定了经济增速, 下游需求出现了复苏迹象,对市场形成了短暂的支撑作用。不过,汽柴油供应增加、需求淡季、出口受限、自然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成品油市场制约较大。总之,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当前中国汽柴油库存出现创新高局面最核心的原因。具体情况我们通过中国炼油基本面数据详细介绍:
供应环节
1、加工量与开工负荷
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7月,中国常减压装置加工总量6100.75万吨,环比上涨6.08%,同比上涨17.89%。7月份主营炼厂原油加工量为4009.36万吨,独立炼厂原油加工量为2091.39万吨。自5月份以来,中国原油加工量就保持着较高水平,尤其是独立炼厂的加工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炼油利润回升是炼厂提升开工率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前4月下旬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至十年低点,国内炼厂趁低油价大举购买原油,
(2)为了保证炼厂经营平稳运行,产品市场竞争力,保证公司现金流良好运转,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炼厂必须保持装置的正常运转。
(3)恒力、浙石化等一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投产并保持高负荷运转。
(4)主营单位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为了完成全年任务,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
进入5月份,中国炼油生产商一直保持高负荷生产,高负荷生产势必会导致下游炼油产品产量大量增加,如果没有强劲的下游消费能力和完善的配套出口能力,一旦大量汽柴油进入国内市场,那么中国汽柴油供需平衡就轻易的被打破。
2、产量
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7月中国汽油产量为1493.83万吨,环比上涨7.21%,同比增长8.72%;中国柴油产量为1932.37万吨,环比上涨5.76%,同比上涨11.69%;中国煤油产量为357.95万吨,环比增长12.08%,同比下跌17.35%。
卓创认为,3-5月份柴油需求表现尚可,汽油需求有限,炼厂调整柴汽比,增加石脑油和柴油的产量。公共突发卫生影响客运航班量,国内外航空煤油需求减少,炼厂调整生产方案,减少煤油产量,增加柴油产出,以上是柴油产量增长较为明显的主要有原因。
需求环节
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7月中国汽油消费量为1182.65万吨,环比下跌1.71%,同比下滑8.94%;中国柴油消费量为1403.42万吨,环比小跌0.72%,同比下跌8.41%。
二季度开始,随着公共突发卫生影响减弱,国内汽柴需求环节开始逐步好转。进入7月份国内自南向北逐渐进入季节性雨季,降雨量逐步增加,且长江流域部分周边省市出现暴雨及洪涝天气,成品油消费量明显萎缩且运输受到限制,对汽柴油出货造成较大的利空影响。
在公共突发卫生之前,中国主要依靠汽柴油出口手段来达到国内汽柴油供需平衡,但2020年7月份中国成品油出口量仅在321.1万吨环比继续下降,同时创下2017年1月份以来新低,相比去年同比下滑41.5%,海外市场份额的减少对中国成品油市场形成了加大影响,大量的汽柴油被迫出口转内销,这进一步加剧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过剩局面。
后市展望
1、国内成品油供应环节或继续稳中上移。 近期,关于中字头企业降负荷的市场消息不断传出,卓创认为,面对国内供需失衡矛盾的加剧,个别炼厂或出现降负荷的可能,但难以形成大规模的趋势,大概率通过出口及转化工品环节成品油市场供应压力。除此,继中科炼化项目投产后,浙石化项目二期四季度试生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供应环节压力。另外,未来国内炼厂检修较少,故成品油市场供应环节稳中上移的概率较大。
2、成品油需求环节好转缺乏动力,金九银十或继续“旺季不旺”。 随着国内雨季结束,基建工矿类企业复工复产增加,部分地区更是出现灾后重建的景象,在一定程度拉动柴油的需求,但整体作用有限。上半年的高价库存无法释放及资金问题、国际原油上攻乏力等因素皆令市场谨慎观望为主,上述问题极大降低贸易商市场投机需求。
3、国内成品油库存压力或持续存在。 当前,国内中字头企业皆进行清客存任务考核,但面对刚需欠佳的背景,无论是通过收取仓储费亦或是挺价限售等措施,客存清理进度极其缓慢。面对整个大环境市场的疲软转态,下半年国内成品油库存压力或持续存在。
4、下半年成品油出口环节有望发力。 面对下游市场需求难改善,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面表现不佳的背景,且利用全球燃油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的预期来削减日益增加的国内燃油库存压力,卓创资讯预计9月份及四季度汽油和柴油出口将出现增加趋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依靠增加出口缓解国内库存压力作用有限,并不能消退国内成品油市场“寒冬”现状。我们一再强调出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仅仅是在特定的阶段给出一定缓解空间。目前,亚太地区仍将是国内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区域,但其汽油、柴油、煤油总体均出现供需过剩局面,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全球和周边国际市场的研究,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出口途径。
5、国内汽柴油价格难以走出单边行情。 虽然国内成品油市场基本面现状疲软,但我们不可否认下方支撑点亦较强。不管是基于几桶油的销售政策,还是得益于国际原油的缓慢上移,亦或是贸易商的谨慎行为,国内汽柴油价格虽上攻乏力,但下方支撑点亦存在。由此,预计9月份及整个四季度国内汽柴油价格难以走出明显的单边行情,大概率维持区间内盘整震荡的局面。除此,因成品油批发环节的低迷状态持续进行,不排除竞争压力转移到终端环节而引发阶段性及区域性价格竞争的可能。(卓创资讯分析师 杨霞、王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