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石油价格_2009石油价格预测
1.2009年钢材市场形势分析
2.请问:人民币升值对国外有什么影响? 可以具体给我分析一下吗?谢谢
3.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4.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5.为什么2008/10到2009/04这段时间金价与原油价格走势相反?
2009年一季度,世界经济继续恶化,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投机资金快速离场促使油价持续回落。1月12日,WTI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2月12日,WTI原油价格下探至33.98美元/桶的2009年年内最低点。2008年7月11日,原油最高点达到147.25美圆,为历史最高价格。
2009年钢材市场形势分析
历史的最高价格就是当时它上市第一天所形成的高点:48.62。这是当天的数据: 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中国石油数据: 开盘:48.60 最高:48.62 最低:41.70 收盘:43.96 成交量:15474994手 成交金额:699.91亿 涨跌:+27.26¥ 涨跌幅:+163.4% 换手:51.58%。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1]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 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央企,根据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3.2015年国内生产原油11143万吨,生产天然气954.8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万吨,生产成品油10369万吨;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1642.3万吨、天燃气产量25.9亿立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168亿元,实现利润825亿元。全年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2817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702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
4.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6位,在《巴菲特杂志》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奖”第一名。
请问:人民币升值对国外有什么影响? 可以具体给我分析一下吗?谢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增长陷于停滞甚至倒退,重创制造业,几乎所有商品的制造和消费领域都受到了沉重打击。石油价格每桶下跌了100美元,暴跌了近70%,价格已经倒退回2004年下半年的水平。现货铁矿石、海运费、焦煤和钢材等价格也出现了暴跌走势。其中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了40-50%,下跌幅度是自1992年国家放开钢材价格以来从未有过的。市场信心缺失助长了需求的急剧萎缩,全球范围内的粗钢生产也大幅减速,进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然而根据IMF等机构的预测,蓝鲸钢工作室认为目前显然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整个2009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全球范围内的钢材市场都将在漫长的等待中渡过。
1、根据WSA的统计数字,1-10月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11.36亿吨,同比增长2.9%,这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预计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的减弱将使粗钢产量增长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预计2009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在2%以下。
全球的粗钢产量自6月份起开始明显环比减少,至10月份已是来连续5个月粗钢产量环比降低,粗钢产量降低幅度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0月份单月全球粗钢产量10.05亿吨,这是自2006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单月产量。
WSA在10月初召开的42届年会上,曾对2009年钢需求增长超过世界GDP增长充满乐观的信心,预计2009年粗钢消费增幅至少在2%-3%。但是目前的情况比预测时的情况要更为严峻的多,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给全球范围内的粗钢需求以沉重的打击,欧美以及亚洲主要钢厂大幅度的减少产量,使粗钢消费增长变得十分困难。中国的粗钢产量大幅减少,成为全球产量下跌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自今年的8月份起,中国的粗钢产量增长开始低于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的增速,就如同在此之前中国是拉动全球粗钢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一样,9-10月份中国又成为拉动全球粗钢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9-10月中国粗钢产量分别同比降低了9.1%和17%,而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增长9月份还略有上升,10月份下降了9.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呈降低的趋势,6月份中国粗钢产量达到4694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39.4%,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这个比重就一直呈现为回落的趋势,至10月份已降至35.7%,累计降低了3.7个百分点。同时,中国9月份的粗钢环比降幅为6.9%,10月份为9.4%,降幅扩大了2.5个百分点;而全球其他地区9月份粗钢环比降幅为2.5%,10月份为5.4%,降幅扩大了2.9个百分点,产量降低的幅度比中国要高。
即使在亚洲地区中国也没有成为粗钢产量增长的领头羊,亚洲粗钢产量增长了3.9%,其中中国增长了3.9%,其他国家和地区增长了4.0%,其中印度增长了4.8%、韩国增长了7.9%,中东增长了3.8%,日本增长了2.7%。粗钢产量降低主要是受金融风暴的打击,在需求萎缩、前期原燃料价格高涨以及资金紧张的大环境中钢厂的无奈选择。蓝鲸钢工作室预计2009年粗钢至少在上半年产量将还会呈同比降低的态势。
二、经济增长形势使国际市场钢铁需求不旺。
1、全球经济限于衰退,钢铁需求持续萎缩。IMF预计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衰退使2009年经济增长远远低于2007年、甚至2008年的经济增长。IMF预计全球经济可能于2009年底或2010年初开始复苏。IMF认为经过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全球经济仅能增长3.7%,较2007年降低了1.3个百分点。而2009年更是降至2.2%的增长水平,将环比再降0.9个百分点。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由于其占世界经济比重仍在20%以上,它的经济增长走势仍然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消费占美国GDP很大比重,经济增长也取决于消费增长,但今年以来美国失业人数持续攀升,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能力降低。此外,贸易顺差也是影响美国经济走势重要因素,但全球经济低迷使美国出口增速也呈放缓态势。流动性不足还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2009年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盟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经济都将出现负增长情况。国内需求不足、出口下降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今年第二季度,欧经济盟出现了零增长,第三季度经济负增长0.1%。IMF预测2009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进一步衰退至-0.6%。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使投资者信心缺乏,投资也呈现明显降低的态势。即使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持续下去,也不能扭转欧盟经济衰退的局势。日本经济在今年的1-2季度分别增长了1.2%和0.7%,增速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增长。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约为-0.3%,2009年进一步探至-0.5%。日本经济衰退主要是受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出口企业成本上升,造成的出口减少。
全球其他主要的预测机构也纷纷看低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世界银行发布《2009全球经济展望》中认为,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上年的2.5%降至0.9%,在发达国家增长率为负值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4.5%左右;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认为,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从今年的2.5%大幅放缓至1%;国际金融协会预测的预测更为悲观,该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为负0.4%,美国、英国、欧元区15国和日本等成熟经济体的经济衰退将十分严重,可能会下滑1.4%,中东欧和南欧地区的经济预计将实现0.3%的微弱增长,拉美地区仅为1%。新兴市场国家明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1%,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增长率分别为6.5%、5.0%、1.5%和-1.5%。
钢铁需求疲软的大部分原因来自建筑业萎缩、资本投资的减少以及下游对住房、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的减少。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美国11月新屋开工率下跌了18.9%,跌幅创年3月份以来最高纪录。11月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6.7%,也是1982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通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1%,福特下滑31%,克莱斯勒下滑47%。欧洲房地产萎缩,成交量大幅下滑,并且欧洲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导致对房地产需求增长无力。欧洲汽车市场11月份销售降低了26%,其中英国生产下降了三分之一,意大利销售减少30%。德国大众10月销量也下降17%。日本汽车国内新车销量逐月下降,9月、10月和11月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5%、13%和27%。预计2008年全年销量仅能维持在320万辆的水平,约为1990年最高纪录的一半。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成为不可避免,投资和出口下降,以及绷紧的资金链条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全球经济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对钢铁消费带来影响,全球主要的钢铁生产巨头纷纷展开减产。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企业的Arcelor Mittal在2008年四季度在美洲减产35%、欧洲、亚州和非洲减产30%以上,并且减产很有可能要持续到2009年。在Arcelor Mittal 看来由于需求萎缩,汽车和建筑需求下降,欧、美以及亚洲市场同样低迷,导致全球钢材需求下降,减产是必然的选择。由TATA Steel持股的Corus公司是欧洲第二大钢铁生产商,在3个月内削减欧洲工厂钢铁产量100万吨。美国仅维持9座高炉在运转,约2/3的高炉已被关闭。美国最大钢厂US Steel关闭3家钢厂之后,谢韦尔和AK钢公司都维持一座高炉运转,USS和米塔尔的运转高炉数也分别减至4座和3座。在日本,Nippon Steel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减产在原来基础上扩大一倍。主要是基于下游、特别是汽车业需求下降超过了原来预期,原定的下半财年粗钢减产100万吨最终有可能扩大至200万吨,减产量在16%左右。JFE也宣布将08年度下半年减产由100万吨调整为150万吨。Posco也40年来首次的减产,在2008年12月及2009年1月共减产粗钢57万吨,约占其2007年总产量的2%。同在亚洲的中国宝钢借高炉检修的机会减少铁水产量100万吨。鞍本、河北钢铁集团以及山东钢铁集团等也纷纷安排检修减产的。
3、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用钢行业生产普遍下滑。
“2009年要实现GDP增长8%,就需确保工业增速12%,因为工业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在我国整个GDP中,工业占43%,工业增速达不到12%,那么8%就没有基础”(工信部李毅中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字,2008年前11个月,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金属冶炼设备累计增长了33.3%,汽车产量累计增长了9.7%,民用钢质船舶增长了40%,彩电和洗衣机分别累计增长了9.3%和10.9%。但从分月的增长情况看,特别是下半年,主要用钢行业均出现了增速萎缩的趋势。其中金属冶炼设备、汽车、家电等连续三个月产量同比降低。
从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下半年呈现为逐月回落态势。至11月份增速已回落至5.4%,比上半年增速低了10个百分点以上。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其他主要用钢行业增速,也都呈现为大幅度的减速态势。
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看,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仍在26.8%,但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却呈现为明显的下滑走势。从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长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下滑。1-11月累计增长仅为22.7%,远远低于上半年的增长水平。
三、由于今年的钢材价格由高位迅速下滑的走势特点,2009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同比将处于降低趋势,下半年有望实现同比上升。
1、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盛极而衰,预计2009年虽难以复制今年上半年的价格走势,但钢材价格综合将保持适度增长的趋势。
07-08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上升区间,CRU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从2007年1月份的149.1点,一路攀升到2008年7月份的291.4点,累计上升了142.3点,涨幅将近95.4%,价格几乎累计上涨了一倍!其中亚洲涨幅最高,价格指数累计上升了181.7点,价格累计上涨了1.25倍,北美价格指数上升了127.6点,价格累计涨幅为90.2%,欧洲涨幅最小,但也同比上升了59.1%。同上升幅度排名相似,亚洲市场下跌幅度最大,累计跌幅为53.8%,北美次之为41.3%,欧洲跌幅为39.3%。
经过2008年下半年高强度的价格跳水,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基本跌回2007年年初水平,欧洲市场甚至还略低于2007年年初价格水平。基于明年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2009年钢价走势虽然肯定不能重复2008年的价格走势,但预计还是会体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趋势,蓝鲸钢工作室预计2009年上半年钢价将处于低位徘徊区间,在二季度末和整个三季度仍会有上升走势,四季度出现回落。
2、支撑钢价的成本因素倒塌,2009年钢材价格难以重新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1)石油价格大踏步地退回五年前的水平,2008年年底还将冲击30美元/桶大关。虽然有预测机构预计2009年油价将得益于欧佩克限产以及全球救市的措施影响,油价可能回升至70美元/桶,但是整个经济形势呈现衰退的局面,使油价回升困难重重。并且油价下跌还是其他产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走势。
截止12月下旬,WTI油价已跌至34.18美元/桶,较今年的最高峰值累计下跌了111美元/桶,跌幅为76.4%。从上图价格走势看,2008年7月份以后石油价格像一堵陡峭的墙壁一样、近乎垂直地下跌。
(2)海运费价格也出现跳水,价格水平甚至已经低于2006年水平。预计2009年价格有可能回升至2008年年平均水平。巴西图巴郎至宝山的海运费价格目前已经跌至10美元/吨,西奥方向价格跌至6美元/吨,分别较峰值下跌了98.6美元和44.8美元,跌幅分别为90.6%和88.1%。
即使四季度海运费价格曾经跌破两位数,但是巴西和西奥方向全年平均价格分别约为61.5美元/吨和24.1美元/吨,与2007年的59.7美元/吨和24.6美元/吨基本持平,几乎是2006年的27.6美元/吨和11.9美元/吨的两倍。
(3)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度下跌,临近年末止跌。目前的中国港口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基本在70美元/吨左右,比年初价格下跌了约120美元/吨,跌幅为63.2%。上半年直至7月份铁矿石价格始终处于坚挺态势。在7月份后价格跟随钢材价格轰然而落,到11月份才止住迅速下跌的走势。2009年铁矿石谈判即将开始,对于中国国内粗钢产量增速下降的趋势,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也在调整,谈判双方博弈最终结果会对2009年钢价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4)废钢价格迅速跌落。CRU废钢、生铁价格指数到今年的倒数第二周虽略有回升,但指数仍然只有185.5点,较二季度末指数494.8点低309点,累计跌幅达62.5%,比CRU综合钢材价格指数跌幅还高近16个百分点。
国内废钢价格也有大幅度的下跌,天津市场废钢价格最高曾攀至4300元/吨,而年末仅仅收于1980元/吨,价格累计下跌了2320元/吨,跌幅为54%;张家港废钢价格峰值为4200元/吨,年末价格仅为2070元/吨,价格下跌了2130元/吨,跌幅为50.7%;广州地区价格下跌了40%;其他地区也基本下跌了30-40%。
(5)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价格也呈现为大幅度回落态势。截止11月份,PPI已经下行至2%,比8月份峰值低8.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回落至4.7%,比峰值15.4%回落了10.7个百分点。幅度比PPI回落幅度大。
此外,由于2009年的全球钢材市场都将面临需求萎缩、消费启动缓慢的影响。对于10%的钢材产量用于出口的国内市场而言,尽管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变得对钢材出口有利,但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回落,钢材出口并不会变得更加容易。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外,国内钢铁产品盈利水平下降也是出口不经济的原因。从1-11月国内钢材产品结构看,长材和扁平材分别占全部国内钢材产量的44.6%和45.7%,长材基本上是零增长,而扁平材增长了12%,其中热卷产量增长了15%。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投资不断加大,并且价格基本已跌至底部,蓝鲸钢工作室预计2009年长材较扁平材价格更有上升空间,板材特别是热卷将面临更长的冬季。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lgmi
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2010年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即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央行强调,汇率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汇改重启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必须走的一步棋。目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运行趋于平稳,汇改时机已渐成熟。但汇改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会在国内和国际带来什么经济后果?货币汇率是一国主权的体现,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横加干涉,目的是什么?
美国等国家为什么总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早在2002年,西方国家就打响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第一枪。当时,以日本财政大臣和《读卖新闻》为首,强烈谴责中国蓄意操纵汇率,向世界低价倾销商品,是全球通货紧缩的罪魁祸首,要求“西方七国”集团通过决议,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继日本之后,美国高官、金融巨头、主流媒体立即跟进,欧盟也在一边摇旗呐喊。一时之间,人民币突然成了众矢之的。然而,人民币几年的缓慢升值并没有能够满足西方国家的胃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由于需要中国的政策配合,暂时收敛了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动作,但全球经济刚刚出现好转迹象,西方国家马上恢复了过去颐指气使的态度,又一次祭出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大旗。
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当局一直承受着国际舆论对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美国财政部每6个月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在报告中被认定为操纵货币汇率的国家,最终可能受到美国的贸易制裁。美国财政部2009年10月15日发表报告说,美国依然认为人民币币值遭到大幅低估,且将继续游说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美国官员还呼吁中国外汇汇率机制应更富有灵活性,并表示这种努力将令中国在维持物价稳定上获得更大空间。人民币汇率问题在2010年4月再度升级,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于4月16日公布升级版“舒默议案”,并启动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美国也联合印度等国向中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
发达国家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并非偶然,这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相继陷入衰退后,在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下,各国经济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显著反弹。然而,这种反弹主要是刺激政策以及企业的重新库存化导致的,在主要经济体失业率无显著下降、消费无明显改善之前,这一波经济反弹缺乏可持续性。
在扩张性政策难以为继的前提下,各国不得不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弥补扩张性政策效力消逝后的空白。通过本币贬值或者逼迫竞争对手货币升值,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贸易顺差或者缩小贸易赤字来带动经济增长,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美国等国如果贬值本国货币,就会增加出口,带动就业和消费的上升。当然,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其他国家不取同样贬值货币的做法,否则,竞争性贬值不但使政策失效,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通胀问题。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其在特定商品上打压中国出口(如轮胎特保案),自然不如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方式一劳永逸。因此,近期内针对中国出口的种种反倾销、反补贴浪潮,其实是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相互配合的。
可见,西方世界将人民币汇率作为攻击的靶子,无疑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再次逼迫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推托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发展以及应对危机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埋单。至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及其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联系,不过是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转嫁责任的借口。需要指出的是,自中国在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以来,截至2010年第2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0%,截至6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80,创下新低。
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影响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卷土重来,在心理层面上,极有可能带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反弹。一旦国内外企业、居民和投资者再度形成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中国国际收支可能再度重演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的狂飙突进,短期国际资本(热钱)会汹涌而入。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放大导致外汇储备激增,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发放的基础货币增加。尽管央行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冲销基础货币的增加,但冲销或者会加大央行的成本,使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或者会推高市场利率,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套利,因此冲销是难以持续的。如果冲销不可持续或者不完全,那么外汇储备激增必然会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过剩的流动性或者流入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或者流入商品市场,加剧通胀压力。简言之,一旦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形成并得到强化,中国可能重新面临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抬头的不利局面。
人民币升值后,还带来另外两个直接影响。一是导致中国贸易条件改善,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买来更多的进口品。但高启的出口商品价格必然导致中国出口数量的减少,对外贸易余额萎缩。出口减少的后果是大量外向型的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失业增加。二是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贬值。同时投资于美国长短期国债的外汇储备的收益也面临缩水的威胁。中国人依靠廉价的劳动成本,省吃俭用积攒的外汇储备,会因为美元贬值而大幅缩水。
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外汇市场的影响
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情况下,美元走势存在变数且影响深远。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客观上提升了中国买进欧元等其它外汇资产以应对外汇储备多样化和结构合理化的需求,从而令美元资产承压。如果美元持续走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就会受到切实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将大大动摇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改变美国人取得二战和冷战胜利之后已经形成的美国文化。美元一旦走强,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显著调整,其中的重要影响机制是利差交易的平仓。为了避免美元贬值的压力,不少经济体的央行已经大幅转换了新增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这使得几乎每一种非美元的储备货币在短期都已被过度买入,虽然金融市场方面在投资组合中美元的分量是下降的。
从中长期看,美国需要调整自身财政赤字,恢复经济增长,解决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否则可能面临长期的疲弱格局。201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如果比预期的快,那么美元到2010年末就可能会跟随美国经济持续走强。但另有一种看法是,需要把美元走弱的趋势延续一段时间,以促进美国的出口乃至整个经济的复苏,这样就会带来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的问题。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美国到2010年底也不加息,那么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压力会加大,套息交易会持续活跃。从全球角度来说,各国对汇率有自身的政策考虑。人民币尽管没有升值,但从有效汇率的角度看,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相比,并没有显著的贬值。人民币不升值会使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使商品出口国的货币不能过快升值,从而促使全球流动性流向发展中国家。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贸易相关国家货币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亚洲相关国家的货币。人民币升值可能带动亚洲其它货币的升值,或者亚洲其它国家放宽本币升值的幅度,如作为中国出口竞争对手的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经济体,将会不那么反对其本币的升值。有可能大幅推高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及新台币兑美元汇率。我国从2009年以来,一直是日本的最大出口对象国,2009年日本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减少22.7%,连续三年递减;对欧盟出口额减少27.5%,连续两年递减;对亚洲出口额减少8.3%,降幅低于美国和欧盟。在人民币升值后,日元也可能升值,这样不会对其出口造成影响。2009年韩国的贸易顺差中,中国的占比最大,其次是香港地区、欧盟、美国、中南美、东盟、非洲,对中东、日本则为逆差。人民币的升值可能会使韩国为应对扩张政策的不利后果而使韩元升值,对外贸易也不会受到显著影响。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给市场传递中国紧缩货币政策的信息,那么将可能对更广泛的风险偏好产生抑制作用。这不仅会使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货币承压,而且还会加大对日元的避险需求,导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商品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购买力的增强,必将提高对商品的需求。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中国因素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国际投机基金炒作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无异于美元的贬值,而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升值将直接降低中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并增强国外原油供应商对中国购买力提高的预期,进而对国际原油市场形成利好。但也应当看到,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也存在利空因素。首先,人民币的升值,短期内将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以及外资的进入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进而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中国原油进口需求的增速,这对国际原油市场无疑是一大利空;其次,中国是燃料油进口大国,而燃料油是中国唯一市场化的成品油品种,人民币的升值将直接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燃料油现货价格的下降。总之,人民币升值,对于国际国内石油市场而言,短期之内多空并存。
就表面而言,人民币的逐渐升值,就是美元的缓慢贬值。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会提高。但实际上,无论是石油还是黄金,其价格都不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而是控制在国际原油期货和黄金期货炒家手中。如果国际炒家同时炒作原油和黄金的时候,就会将原油和黄金作为跷跷板——或者人为压制黄金价格、拔高石油价格,或者人为压制石油价格、拔高黄金价格。当前的黄金期货价格已经严重背离了黄金和用一揽子国际货币综合标定的价值;而且有人还坚决地预测,国际黄金价格期货将达到2000美元这样的高度。这一切都和当初石油期货价格大涨时的情况一样,石油期货价格也是这样被人为地大幅抬高的。当时也是有人大胆预测,石油期货价格将达到200美元/桶,但不久,石油期货价格一路下滑,直到55美元左右才止跌。如果黄金期货的价格不断上升,伴随着人民币的缓慢升值,让中国人手里的“升值”了的人民币换取美元,再来购买黄金,从而让中国人来接下黄金期货这个盘子,而这可能正是黄金期货价格要崩溃的时候。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百度文库: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涨至70元/桶,国际石油翻番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更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价格最高到达127美元/桶,而2012的价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价格的变动速度之快。
那你们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决定,但是我们发现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地区,那你们试想一下决定石油价格的主要应该是中东地区了,或者说是欧佩克,可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价格的制定权,这还有个数据,2008年12月15号,欧佩克看到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他们想拉抬油价,就一天联合减产420万桶,减产的当天,油价不涨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掌握这个价格控制权的是美国。
那美国又是如何掌握石油价格呢?
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内要控制价格是怎么样控制的?我们就简单说说,“豆你玩”吧(图解) 第一, 建仓;第二,控制经销商;第三,舆论制造;第四,对敲。
当你明白我们国内炒家控制价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国是怎么样控制石油的,美国同样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资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东石油出口,甚至许多国家的出口,这方面是比较难做到的。第三,舆论制造。第四,通过期货市场又大赚一笔,在这点上中国,甚至俄罗斯,还有许多大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石油的出口应该是有欧佩克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都错了,美国凭借他的霸权主义,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吧,当然是为了石油,但是美国为什么不去打其他国家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从美国的管理,伊拉克生产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国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储存起来,所以美国就很不爽,找各种借口征服你,让你变得听话。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个大合同,可以有开权。
但调研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美国在后面的主导。过去伊拉克开油田都是拍卖,拿到之后可以随便开,然后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自从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不是这样了。中国、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想开石油的话,必须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后就有美国。怎么合作呢?比如这次中石油去开,他只给你加工费,壳牌要求7.98美圆一桶,南方拒绝;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圆一桶,南方照样拒绝;最后我们只有以开一桶2美圆的价格接受。中石油变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说你的利润不可能超过2美圆一桶,几毛钱了不起了。中国虽然拿到了开权,但是最后等于是以2美圆一桶卖给南方石油公司,他们连开成本都省了,然后美国再从南方手里卖,至于价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迪拜危机,迪拜危机主要是迪拜还不起债务。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并且是第二大国家,他们关系就是国与省的关系,而阿联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国制造迪拜危机只是项庄舞剑,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个国企叫迪拜世界,在债务危机发生前,它被称为“日不落企业”,在2010年,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在国际收购大量股权,但是,这个企业在2008年,总收入才30亿美国,纯利润只有两亿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却借了美国等银行的3000亿美元搞建设项目,并且还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为抵押,最后迪拜的虚繁荣终于消失,还不起债,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债。从而,美国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也不多讲。
其实还有好多油田都是通过这些方法取得控制权,还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国合作的,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
为什么2008/10到2009/04这段时间金价与原油价格走势相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1年8月至1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原油价格和金价的相关系数只在0.6左右,两者出现相反走势是正常的。这段时间里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金市造成金价上涨,相反石油需求的减少和石油的增产以及通货膨胀的缓解正好又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所以两者出现了相反的走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