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汽油价格照片_1999年汽油价格
1.汽油换算问题
2.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3.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4.洛克菲勒家族的阴谋是什么?
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不变。但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1998年以来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初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二是2000年6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三是2001年11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以上3个阶段相应,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几番引人瞩目的波动。1998年出台油价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而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那时国际石油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片低迷,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未作明显调整。直到1999年4月,国际油价开始上涨,国内油价也常常突破限制,国内炼油企业更是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这轮涨势期间,2000年6月的改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一调。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2003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和170元后,进一步加热了国内市场。3月1日国家收回了提价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价格(受SARS影响),但国内成品油市场经短暂的沉寂后,又逐渐加热。12月6日国家最终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压抑的国内油价才有所释放,市场价格顺势升高。 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一是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汽油换算问题
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从被金钱所控制,到成为金钱的主人。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生,是不息战斗的一生,是燃放的一生,是长寿而丰富的一生,是充满张力的一生,更是自我实现的一生。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洛克菲勒的人生历程,无关乎是非黑白的评价,他的诸多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兴趣引导的自发行为而已。相较于时代而言,他已经走过太远,而世人对其的评价,又太过于简单。
据著名杂志《福布斯》的测算,约翰·D·洛克菲勒的身价折合成现在的美元约有2000亿——而根据2009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仅为400亿美元。洛克菲勒的影响力极其深远,以至于其所领导的商业帝国所留下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迹象。
与很多抓住了上帝或其他类似于上帝的大人物给予的机会而成功的美国超级富豪不同的是,洛克菲勒的成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后人发掘了无数条洛克菲勒的成功秘诀,但事实上,他成功的根本在于:天生就对钱这种东西始终保持着狂热的兴趣。种种历史资料表明,洛克菲勒对钱的执着只是出于一种兴趣,而非贪图享受什么。他的一生都在疯狂敛财,这个基督徒甚至将此看作是上帝赋予的使命;而他自己也毫不掩饰对金钱的狂热喜爱——金钱能令他神经高度兴奋。与此同时,他也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让每分钱物尽其用。
大多数时候,洛克菲勒将自己隐藏在百老汇26号的标准石油公司办公室中,通过庞大的情报网,指挥着整个帝国。他自年少时便异常注意自我控制,每天仔细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稍有不妥言行或思想杂念便自行纠正;他能熟练地控制自己的脸部肌肉,使之不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在商场上,这个奇瘦无比的老头一直扮演着冷酷无情的角色,不过其私生活却像清教徒般节俭:他上班时常常四处巡视,亲自关小煤气、拧紧水龙头;他将生活中的一切开支数字,都记在了账本上,并仔细研究;在1864年9月8日的婚礼上,其所购戒指也仅花15.75美元。
英雄不问出处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此言绝非吹嘘。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洛克菲勒的在理论上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1855年,由于家庭贫困,约翰·D·洛克菲勒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时离7月16日高中毕业典礼只差两个月,当时他才16岁。他的双亲也颇为一般,父亲是一个药贩子,严重缺乏责任心,长年在外流浪,而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教徒。洛克菲勒小时候给人的印象是目光有些呆滞,郁郁寡欢,没人能看出他日后会有多大出息。
但问题的关键是,洛克菲勒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很早,洛克菲勒就表现出了对商业和金钱的热情,以及对远大未来的坚定信念。幼年时,他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他积蓄了50美元,把这些钱借给了邻居,然后收取本息;14岁时,他放学后常到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曾有一天,有个同学问他:“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
但是16岁那年,雄心万丈的洛克菲勒为了寻找工作,受尽了打击。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一无学历,二不会技术,但眼界却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不去。我可是要干大事的。”他按照城里最大的企业名录一家家上门求职,并且提出要见企业最高管理者——显然,他碰了很多壁。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他找完了第一轮全被涮下来后,又毫不气馁地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求职战略,开始找第二轮。半年后的9月26日,他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尽管过了三个月他才收到第一笔补发的微薄报酬。
很显然洛克菲勒的工作是极其努力的:工作中他替老板要债,在欠债者门前一等数小时,神情完全像是如果要不到这笔钱,他马上就得死去一样。尽管他感到,与其工作中所做贡献相比,自己待遇严重偏低,但在真正强大之前,他选择了忍耐。不过他始终无法掩饰自己对金钱的狂热——他曾将老板一张4000美元的期票从保险柜中偷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激动无比,如此反复数次。
帝国时代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炒了原老板的鱿鱼。他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第一年就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这时候人们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金热潮一样涌向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但洛克菲勒经过实地考察后,冷静地选择了按兵不动。
事实也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决定在石油上大举投资。但在不久后,他与合作者克拉克在石油业务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当时两人都不愿意失去对已有的石油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在股权拍卖会上,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拍卖底价从500美元开始,一路快速上扬。洛克菲勒已下定决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标价。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此价格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无力地喊出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价“7.25万美元”。克拉克愿赌服输,扬长而去。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取得了胜利,他后来在回忆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时说过:“这是我平生所作的最大决定。”
1870年1月10日,一家资本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成立了,它的名字就是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约翰·D·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4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是时,标准石油公司已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1/10,但整个行业的经营条件在持续恶化,到1871年,炼油业完全处于恐慌之中——利润额完全消失,多数炼油商在赔钱。在这个令人焦虑的时刻,洛克菲勒产生了大胆想法:将所有炼油业合并成一个巨大的联合体。很快,他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自己的帝国。1865年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家生存下来,1872年底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这26家中的21家。到他38岁时的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
伴随着公司规模的超级膨胀,其树敌也越来越多。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这些公司依然位列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的前几名。
前所未有的慈善家
出于对金钱的热爱,洛克菲勒发了大财,并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但是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又让其患得患失:他虽有亿万家财,却总是为一些小钱花得是否合适而控制不住情绪;他一直勤奋工作,而不舍得“浪费”时间去放松。终于,因为忧虑、惊恐、压力及紧张,他把自己逼近坟墓的边缘——在53岁时,洛克菲勒看起来就像个僵硬的木乃伊。医生们警告他:再不退休,“就死路一条”。为了活命,18年,他终于退休了。他开始专注于慈善事业,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学会用一种系统、科学而又同他的财富规模相称的方式捐钱。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青霉素和其它数十种使用其捐赠经费完成的发明,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和健康;以前儿童患脑膜炎的死亡率曾高达五分之四,现在儿童的生命已不再受脑膜炎的威胁;在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及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他还创立了芝加哥大学,但却不愿把这所大学与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
1895年,56岁的洛克菲勒开始不露声色地逐步隐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他仅留下了2600万美元的遗产,交税后仅剩1600万。
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吨是质量标准,而升是体积标准。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
90号汽油 1吨=1389~1408升
93号汽油 1吨=1351~1389升
号汽油 1吨=1315~1351升
1998年-2008年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1998年-2008年 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单位:元/升) 调价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 1 1998年6月1日 2.32 ---- 2 1999年11月5日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20日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5日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5日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14日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17日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19日 3.28 0.09 2.82% 9 2000年10月20日 3.13 -0.15 -4.57% 10 2000年11月17日 3.08 -0.05 -1.60% 11 2000年12月20日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13日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5日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6日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8日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14日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5日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4日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12日 2.61 -0.19 -6.79% 20 2001年10月17日 2.91 0.30 11.49% 21 2001年11月24日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4日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4日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4日 2.94 0.21 7.69% 25 2002年10月1日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1日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10日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1日 3.02 -0.01 -0.33% 29 2003年12月6日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31日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25日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23日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23日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25日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23日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26日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24日 5.09 0.44 9.46% 38 2007年1月24日 4.9 -0.19 -3.73% 37 2008年6月20日 6.2 0.86 16.1%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洛克菲勒家族的阴谋是什么?
由于美伊战云密布,加上委内瑞拉发生罢工,国际油价在元月21日一举创
出两年来新高,达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货合约同时飙升,一举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关。而欧佩克前曾警告说,如果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而
伊拉克又放火烧毁其油田的话,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欧佩克增加的产量不足以填补委内瑞拉出口锐
减造成的供应缺口;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影响来自中东地区
的原油供应。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2月份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国对伊动武,油价可能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创下的每桶40美
元。
国内产油股企业股价已经闻风而动,元月21日,辽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涨停,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也紧紧跟随。元月24日,石化股发力, 上海石化
以涨停报收,扬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涨幅。
那么,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否大幅上涨?
相关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一季度国际油价将持续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价格。
一方面,欧洲与北美目前正处冬季,原油需要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
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加大石油储备量,因此,原油价格短期
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战争暴发,油价很可能出现瞬间冲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过,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太久,欧佩克决定从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个成员国将每天增产原油150万桶,使日产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增加到2450
万桶,不过,这对稳定国际油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现代的战争特点是
准备充足,时间不长,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仅在很短的时间报价达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期间,国
际油价也在10多美元/桶之间徘徊。这是因为产油国目前的协调能力很强,能
够在战争期间控制价格。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国际油价目前应处于其波
动周期的顶部。
至于国际油价走势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爆涨可
能性不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美伊战争爆发,国内油价也未必跟随暴涨,
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国内油价也没有很强的反应,
在伊科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国内油价暴涨的局面。
这是因为尽管石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目前还属于国家可调控管理
范围。
翻开近3年来国内汽柴油价涨跌记录,发现90号汽油零售价最低时为2.29
元,最高时为3.10元。跌幅最大时达两位数,为10.7%,而涨幅最大时仅为9%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价涨跌调控机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已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开
春美伊开战,国内汽柴油价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调整。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原油开企业将成为国
际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中国石化由
于有70%的利润来源于原油开,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价格上涨,会使国内的炼油厂和石化厂感觉到成本压力,因为原油是作为原料
,如果不将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话,这些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利润空间就会减少
。从这种角度来说,炼油与石化类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
(水 木)(证券时报)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深远
“美国攻伊”是“打击庄家” 翻开1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
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
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
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如果把“世界油价”当作
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
今后3年油价重心下移 如果美国战胜并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场的
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改变,可能形成OPEC、美国利益集团(包括伊拉克、英国
等)与俄罗斯(包括前苏成员)三强各占37%、20%与15%的局面。在美国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每增加150万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的
份额就将下降2个百分点, OPEC成员为了稳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选择“价
格战”。(李 晨)
石油石化股闻风而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慎买石油股
欧美市场石化股的走势,不会简单重现于国内股市。
从市场环境分析,国内股市目前尚处于熊市之后的平衡市,整体略微偏弱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高于30美元/桶,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因为
就算上涨到40美元/桶以上,价格变化率也就30-40%,根据对英美市场的历
史表现分析,在“高位上涨段”买入石油股,就算油价仍有30-40%的涨幅,
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并且风险比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价格处
于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应慎买石油股。
石化股影响各异
中原油汽、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作为原油开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上
涨,其近期的股价也有提前反应的迹象。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中下游石化产
品的价格亦会上涨,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与中下游石化
产品的价差变化上。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高时,价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价格低时,价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炼油的企业,如茂名
炼厂、石炼化、锦州石化等;一类是纯化工业务的企业,如齐鲁石化等;还有
一类就是综合石化,即有炼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
对于单纯的炼油企业而言,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价
差,一般可以通过将成品油出厂价,按不同油品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减去原油
成本,得出炼油价差。国内炼油价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预计2002年炼油股业
绩将有明显提升,大炼厂将更为明显,比如茂炼转债,2002年中期为-0.044
元/股,三季度为0.06元/股,全年预计为0.20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炼油价
差环比下降明显,可见油价上涨对炼油企业的影响可能较为负面,当然炼油业
同比仍增长了18%,可继续谨慎看好。
对于纯化工业的企业,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石脑油与中下游石化产品的价
差,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是炼油的产品、但却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产品与石脑油的差价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增长明显,2003年1月,
继续保持明显增长的态势,所以,目前可看好纯化工业务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齐鲁石化主营产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价差在2002年2季
度冲高后,3、4季度持续下降,预计2002年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产品的价差水平迅猛增长,预计公司2003年盈利将有明
显改观。
对于综合类石化企业,2002年主要得益于炼油价差的上涨,业绩普遍出现
大幅增长,2003年,预计将主要凭借化工毛利的提升,来推动盈利水平继续增
长。2002年,上海石化与扬子石化,分别大幅扩张了炼油产量与乙烯产量,大
幅增长的产能,不仅会带来商品量的增长,而且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综合类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继续看好
西方经验油价升不一定带动股价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为了研究油价上涨对石油股的影响,我们选取20年内3次油价主要的上涨
阶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与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们将上述三个时间段按照原油价格涨幅的中间值,分别分为“低位上涨
段”与“高位上涨段”两段,例如,将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续大幅上涨
阶段,以涨幅中间值23美元/桶价格分为“低位上涨段”(即从11美元涨到23
美元)与“高位上涨段”(即从23美元再涨到35美元)两段。
现将这6个上涨阶段的原油价格涨幅,以及英国与美国市场石油股指数的
绝对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水平,分别列于下表。我们认为上涨中的石油价格与
石油股价格存在以下两条简单的规律,即推动石油股价格的是“原油价格变化
率”而非油价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石油价格对石油股价产生的影
响也会不同。
原油价格变化率决定石油股价
在上述三个油价上涨阶段中,不论英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不论是绝对
涨幅,还是相对涨幅,“低位上涨段”对应的石油股指数表现,均优于相应的
“高位上涨段”。此结果表明,影响石油股指数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价格的变化率”而非实际的原油价格数值。这一点,在比较石油股指数的绝对
涨幅中更为明显,比如在上表的2组中,低位上涨段与对应的高位上涨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价格涨幅是后者的两倍,与英美石油股指数绝对涨幅对应的比例
相近,均为2倍左右。
当油价高于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场石油股指数普遍出现“滞涨”。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现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继续冲高的过程中,石油股指数却出现“滞涨”的情况,如果原油价格高位
震荡中出现阶段性回调,出现负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将会随之下跌。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环境,石油股跑赢大盘的表现也不同。
牛市中,油价大幅上涨,轻易的推动石油股跑赢大势,以2组数据为例,
其中“低位上涨段”由于更高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相对涨幅是“高位上涨段
”的3倍(超过变化率倍数);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价处于“低位上涨段”时,才能有效的推动
石油股跑赢大盘。以1组与3组数据为例,“低位上涨段”对应的油股指数相对
表现,要远远强过“高位上涨段”的表现。
只有在“低位上涨段”买进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赢大势。也就是说,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预期油价将大幅上涨,在30美元/桶以上高价区买进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较低。
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与英国油股表现
不论从任何角度衡量,与目前“美伊危机”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无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前后,正是欧美市场的熊市,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90年6月的37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的310点,半
年跌幅16%,这一点,不仅与现时欧美股市相近,而且也与中国股市相近,国
内证券市场亦从2002年6月的1700多点,下跌至目前的1450点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间的那次“海湾战争”前后石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情
况,对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择英国的石油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设分别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半年等时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数,并且分别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战争爆发前后各一周的时点上,卖出石油股指数。
研究上表,有两点参考较有价值:买入时机宜早不宜晚。只有在开战前6
个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买入石油股指数,可以获得相对大盘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战前3个月到战前一周买入石油股指数,其绝对与相对的收益率
均为负数;介入时,油价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产量增长将改变世界石油供需关系 单位:万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给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产量* 150 300 500 750
预计世界供给富余* 0 160 400 580
美伊战争三种预期对油价的影响 单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来3-5年油价运行区间 油价中枢
A 战争没有发生 25% 18-24 21
B 战争了,但美国没赢 5% 22-28 25
C 战争了,但美国赢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 单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价区间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油股基本情况
名称 代码 简要点评
辽河油田 000817 公司总股本11亿,流通股本2亿,年原油产量在80万吨左右,所
产原油油质偏低,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为0.32元,2002年预计为0.38元,同比增长18%,由于目前油价
水平远远高于2002年1季度的水平,预计公司今年1季度业绩
同比仍有明显的增长
中原油气 000956 公司总股本8.16亿,流通股本2.04亿,年产原油60万吨左右,
所产原油油质较高,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米纳斯原油.2001年
EPS为0.624元,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公司今年1
季度业绩同比明显增长,而全年业绩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总股本3.64亿,流通股2.66亿,年产原油约40万吨,所产
原油油质适中,国际参孝油价为印尼辛塔或米纳斯原油。
2001年EPS为0.55元(送股摊薄后),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与全年判断同上
中国石化 600028 公司总股本867亿,流通股A股28亿,年产原油3800万吨,而且
具有1.3亿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总体品质中等,国际参考
油价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业绩预计为0.165元/股,2003年
预计将受益于化工毛利的上升,业绩同比增长10%左右
近20年内油价涨幅较大阶段英美油股指数的表现
组别 时间阶段 原油价 油价 英国市场指标涨幅% 美国市场指标涨幅%
格起止 涨幅%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数绝对 数相对 数绝对 数相对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个时间段,最近20年来主要的几次油价上涨阶段,其中时间阶段1
和2为海湾战争时期;原油价格指布仑特原油价格,油价涨幅指对应时间阶段内
的涨幅
买入点 开战后一周卖出 开战前一周卖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战前一周 -4.5 -3.5 -1 -22
战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战前1个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战前3个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战前6个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设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
数,并分别在开战争前后一周卖出石油股指数,对应的指数收益率水平,并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红
9月14日,洛克菲勒CEO詹姆斯·麦克唐纳被发现自杀身亡,终年56岁。
之前,我们曾经涉足过阿道夫·默克勒、史蒂文·古德等金融界精英在经济危机中自杀身亡的报道,在为他们惋惜,因为他们未能挺过“冬天”。原本高高在上的财界巨子们,似乎更接受不得人生巨大的落差,于是在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正在奋力回暖,但不幸的消息仍一桩接一桩地传来——9月7日,美国金融服务公司董事长兼CEO芬恩·卡斯帕森开枪自杀;9月14日,洛克菲勒CEO詹姆斯·麦克唐纳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血色的句号。
麦克唐纳的死,震惊了世界金融界。曾几何时,他曾被誉为洛克菲勒家族有史以来最好的管家;他让洛克菲勒家族重现了老洛克菲勒时代的巨人风——似乎可以这样说,突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传统说法,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延续了六代富足的奇迹,而自第三代传人后,貌似再就没有出现过让人们可以肃然起敬的人物。去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当时洛克菲勒家族只有唯一在世的第三代成员大卫·洛克菲勒跻身《福布斯》富豪榜。洛克菲勒家族四、五、六代相对的暗淡,事实上正是他们祖辈过于辉煌留下的阴影。试想老约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而这种第一不是谁说想超越就能实现的。
就此再说麦克唐纳,在他成为洛克菲勒公司CEO之后,他曾经雄心勃勃地想要这个古老的家族再度焕发青春;他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得到了洛克菲勒家族的认同,更让媒体将更多赞誉送给了他。但任谁也无法预料,这场金融风暴,竟然让他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或许,在他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之前。他同样会比拟洛克菲勒的旧日光环,哀叹经济危机之下,个人力量的薄弱和无奈……这样的猜测有些残酷,但该接近事实。
麦克唐纳走了,洛克菲勒的日子还要继续。追思既往,老约翰开启了这艘家族的航母;小约翰将家族的名声推上了巅峰;第三代洛克菲勒人各有千秋,大卫成为家族产业掌门人、纳尔逊官至美国副总统、温思罗普则成为家族银行家。不过,大卫等人的子孙们似乎不堪家族光环重压,甚至有人隐姓埋名,选择自己去闯荡世界。或许这样的“逆反”,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在三代之后,仍然富庶却几乎无从寻觅往日辉煌的原因;不过他们能够招揽麦克唐纳这样的人才,并赋予其权利,也表明了这个家族的大气。经历血的教训与挫折之后,不知道这个足以影响美国的家族,能否重整旗鼓,再创辉煌。文/曲宏波
时逢金融危机一周年,种种迹象虽表明全球经济正在奋力回暖中,但不幸的消息仍一桩接一桩地传来。这一次是老牌王牌公司洛克菲勒,其一向口碑甚好的首席执行官麦克唐纳14日被发现自杀身亡,原因还在盘查中。更多人将原因归咎为经济危机——这场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仍在延续着它可怕的影响力,麦克唐纳是又一个倒在了风暴眼中的金融大腕。
他是洛克菲勒家族最好的管家
56岁的詹姆斯·麦克唐纳是在马萨诸塞州达特摩斯市自杀身亡的,人们在他的车里发现了尸体。警方说从现场来看是明显的开枪自杀,自杀的原因和其他的情况还在调查当中。洛克菲勒投资管理公司证实了麦克唐纳的死讯。作为洛克菲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麦克唐纳从2001年开始担任洛克菲勒公司CEO,并于2003年开始兼任NYSE Euronext董事,一直以来口碑很好。
作为洛克菲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麦克唐纳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有史以来聘请的最好的管家了。他改变了洛克菲勒公司的保守狭隘的形象,让人们再次回想起老洛克菲勒的巨人风。
“我现在并不是在为一个单纯的家族工作,因为纯粹的家族组织是保守而狭隘的,充满官僚习气,他们根本不愿意聘请一流的人才来为他们管理财富,他们不想见到这样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大展才华。”麦克唐纳当初成为洛克菲勒家族的CEO之后,他的目标是重塑洛克菲勒公司,使其在不改变主人的前提下,发展成世界上最适合个人和机构投资的财富管理组织。那时的麦克唐纳雄心勃勃,也让外界对这个古老家族新的掌舵人寄予了厚望。然而,豪言壮语音犹在耳,当事人却已选择了一种决然的方式离去,徒留身后的惋惜与猜测。
公司雇员无法理解老板的举动
麦克唐纳自杀的消息让其公司雇员非常震惊,纷纷表示无法理解老板的举动,因为没有听说公司碰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麦克唐纳的朋友在形容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时说:“他非常聪明,善于吸取各方意见,对公司的发展有非常清晰的视野。”据悉,麦克唐纳喜欢交际,在公司董事会和在纽约高级社交圈的时间一样多,但是在工作中对待自己和下属都比较严格。现年56岁的麦克唐纳和妻子结婚多年,有一子一女,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和波士顿都购置了房产。
洛克菲勒投资公司已经发布简短声明证实麦克唐纳的死讯,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公司董事长科林·坎贝尔在电子邮件中评价麦克唐纳在过去8年里展现了优秀的领导能力,“我们都将怀念他”。据悉,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奥斯汀·夏普德目前在代理首席执行官的职责。
麦克唐纳还于2003年开始担任NYSE Euronext董事。NYSE Euronext发言人理查德·亚达蒙尼斯表示:“NYSE Euronext对该损失表示沉痛哀悼,并对麦克唐纳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致以深切慰问。”
自杀之前曾流露出悲观情绪
在今年洛克菲勒投资公司第三季度的投资策略报告上,麦克唐纳对市场非常悲观。他认为,在许多方面来看,这个市场的低迷是史无前例的,似乎无处藏身。资产出现了历史性的低点。
在麦克唐纳生前所做的2009年第三季度投资展望报告中,他对中国的发展寄予厚望。他认为中国无疑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中枢。他举例,中国对于全世界经济的角色就像一个有半杯水的玻璃杯。有人看到杯子有半杯水,有人看到杯子有一半是空的。麦克唐纳认为,如果中国每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而美国经济速度降到1%或者2%的水平,那么到2018年中国将与美国总体相当。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太多国际知名金融公司倒闭、顶级富豪自杀的不幸消息,让人们还是自然而然的将他的死因与金融危机挂上了钩。在国内某知名网站做出的调查中,近70%的人都认为麦克唐纳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麦克唐纳自杀身亡后,布里斯托县地区检察长赛姆·苏特15日通过发言人透露,麦克唐纳自杀前没有留下遗书,但之前他曾给自己的妻子打过电话。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拒绝回答洛克菲勒投资公司是否因存在行为不当面临联邦调查的问题。但马萨诸塞州官员威廉·高尔文通过发言人表示,该州目前没有发起任何针对麦克唐纳本人和洛克菲勒投资公司的调查。有报道称,麦克唐纳可能是因为公司面临金融危机困境,心情抑郁导致寻短见。
“富六代”家族将何去何从?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洛克菲勒家族的前三代是很显赫的,不过后三代影响越来越小了,似乎确实也应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话。
众所周知,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的垄断地位达到85年之久。比尔·盖茨说过,他唯一崇拜的人就是老约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的第二代传人小约翰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的慈善事业上,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进军了金融领域。
也许如今只拥有3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管理公司洛克菲勒,在美国的投资机构中根本就排不上位,但它却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赫赫有名的财富大家族。也正是因为洛克菲勒投资管理公司的背景和声名都太显赫,因此管理好它已不仅仅是保值增值的问题,更关乎这笔遗产的历史和文化锋芒。
从这个意义上讲,麦克唐纳的受聘和所作所为,都体现了洛克菲勒的继承者们实现自我超越的远大目光和开阔胸怀,自然备受瞩目——因为老洛克菲勒从来就不是一个封建财阀,他的风格就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如今麦克唐纳选择了这样离去,洛克菲勒必将受到较大触动,或许不想躺在祖业上睡觉的第五代、第六代的洛克菲勒传人,也该重新定位一下他们的发展思路了。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获得了商业性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
之用。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OilCo.)。很快,他就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投资者依然热衷地追捧这些“婴儿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后的众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来远远超过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
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Royal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个石油公司。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