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国家下拨的城市公交每年度燃油补贴会算错吗?为什么地方和财政局说国家算错了,拨多了又收回去...

2.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

3.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

渔业油价补贴政策_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生态效益指标

粮食直补:每亩13.5元。 水稻良种补贴:早、中、晚稻分别为每亩10元、15元、15元。 农资综合直补:每亩71元左右。 农机具购置补贴:以不超过农民购买农机具价格30%的比例给予补贴。 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棉花良种补贴:补贴范围是华容、安乡、澧县、南县4个县,每亩15元。 油菜良种补贴:补贴方式是与种植面积挂钩,每亩10元。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补助100元。 生猪良种补贴:补贴范围是17个项目县,每头补助40元。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按在校寄宿生的1/3确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中央财政补助由现行的人均20元增加到40元;地方财政也将把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困难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小飞鹏 回答纳率:4.5% 2009-06-03 20:19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惠农政策摘选1、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 3、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 4、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抓紧出台对涉农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5、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继续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 6、提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启动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安排专门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7、加大力度支持重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8、按照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尽快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经费,切实增强服务能力。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9、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严禁借机调整土地承包关系,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 10、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11、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完善林木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 12、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3 20:26

13、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14、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

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题,在稳定执行以往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再次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措施,主要有: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收购价0.92元/500克,中、晚籼稻收购价0.94元/500克,稻谷平均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较上年提高13元;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 ●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今年全国农机具购置补贴总额将达到100亿元; ●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将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并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请问国家下拨的城市公交每年度燃油补贴会算错吗?为什么地方和财政局说国家算错了,拨多了又收回去...

生态农业的优点: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的缺点: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扩展资料:

生态农业的规定:

作为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I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

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则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某一企业欲加入“生态农业协会”,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

年的完全调整方可。

百度百科—生态农业

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

根据国家对城市公交因石油价格上涨给予财政补贴的精神,为保证城市公交的正常运营,保障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维护社会稳定,规范燃油补贴资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补贴原则

(一)统筹安排,区别对待。根据各市城市公交企业实际用油数量分配资金。

(二)专款专用,及时到位。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通过直补的方式,及时、足额拨付到城市公交企业,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

二、补贴对象

各市(含部分县级市)城市公交企业。

三、补贴标准

以各市(含部分县级市)2005年城市公交车辆的车辆数和运营里程计算的耗油数为基数,结合实际用油情况及实际提价标准进行补贴,2006年按9.5个月计算。

四、补贴资金的拨付渠道

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确定后,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拨。市(含部分县级市)建设(市政公用)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市(含部分县级市)财政部门负责发放。

五、补贴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省财政厅省建设厅

附件:山西省城市公交燃油补贴分配表附件(略)

附件:山西省城市出租汽车燃油财政补贴办法

(省财政厅省建设厅)

根据国家对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因油价上涨产生的增支,主要通过调整运价、征收燃油附加费、减少收费等措施消化,改革初期上述措施难以到位的,由财政给予临时性补助的有关精神,为规范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如下补贴办法:

一、补贴目的

出租汽车燃油补贴是国家为减少因燃油价格上涨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影响,而给予的临时性补贴。通过该项补贴,确保城市出租汽车行业保持稳定。

二、补贴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对燃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增支,主要通过调整运价、征收燃油附加费、减少收费等措施消化,改革初期由财政给予临时性补助。

(二)专款专用,及时到位。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通过直补的方式,保证及时、足额拨付给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确保驾驶员受益,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三)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公开补贴政策信息,合理、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确保补贴资金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要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补贴成本。

三、补贴对象

2005年底领取全国统一的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证的经营者(车主)。补贴以出租车为单位,由经营者代领代发,及时、足额发放到出租汽车驾驶员手中。

四、补贴标准

经调查了解,我省出租车日均行程为201—262公里,平均日耗油17.88—23.31升,2006年按城市出租汽车运价调整之前的实际运行天数进行一次性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市级人民自定。

五、补贴资金的拨付方式

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确定后,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发。市、县两级出租车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负责发放。

六、补贴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出租汽车管理部门和出租车经营者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出租车经营者和驾驶员充分了解补贴政策。要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山西省城市出租汽车燃油调价补贴资金分配表附件(略)

山西省农村道路客运燃油财政补贴办法

(省财政厅  省交通厅)

农村道路客运是为农民群众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根据国家对农村道路客运燃油价格补贴的精神,为规范燃油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一、补贴的目的

农村道路客运燃油补贴资金是国家为减少燃油价格上涨对农村道路客运的影响,鼓励和支持农村道路客运发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出行而设立的专项资金。通过对农村道路客运实行燃油补贴,确保农村道路客运行业保持稳定,做到线路不断,车辆不停,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降低,农民群众的出行基本不受影响。

二、补贴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对燃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增支,主要通过调整运价等措施消化,对确有困难的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其中:对贫困县补助100%,其他县补助50%。具体补贴办法由各市确定。

(二)专款专用,及时到位。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通过直补的方式,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确保经营者受益,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促进农村道路客运的发展。

(三)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公开补贴政策信息,合理、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确保补贴资金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要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补贴成本。

三、补贴的对象

(一)燃油补贴的对象是符合条件的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本办法所称农村道路客运,是指县内或者毗邻县间至少有一端在乡村的客运班线。

(二)享受燃油补贴的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取得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2.无正当理由年停运时间累计不超过30天。

四、补贴的标准

按车辆实有数进行补贴,由于我省客运点多、线长、面广,较为分散。经调查了解,我省农村客车日均行程为250—300公里,平均耗油为18—20升/百公里,2006年按9.5个月计算。

五、补贴资金的拨付形式

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交通厅确定后,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拨。车籍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审核,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发放。

六、补贴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附件:2006年农村道路客运燃油补贴分配表附件(略)

山西省机动渔船燃油财政补贴办法

(省财政厅省水利厅)

为了用好国家对机动渔船的燃油补贴资金,达到保障渔农和渔业企业经济利益的目的,根据财政部对机动渔船燃油补贴的资金额度和补贴办法,制定我省补贴办法如下:

一、补贴原则

全省用于渔业捕捞、养殖等生产的机动渔船,其在从事生产活动时的燃油消耗。

二、补贴内容

全省渔业捕捞、养殖机动渔船按每千瓦所消耗燃油进行补贴。

三、补贴依据

根据机动渔船的功率,结合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计算出一年的耗油量,以此作为补贴资金额度依据。同时须提供山西省渔船登记检验证明。

四、补贴标准

根据机动渔船燃油量核算,补贴时间为9.5个月。

五、补贴渠道

(一)各市属渔船

省财政厅会同省水利厅确定后,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达补贴,县级渔船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发放至使用机动渔船的渔农和企业。

(二)省属渔业企事业单位机动渔船

省属渔业企事业单位向省水利厅申请,经省水利厅审核后由省财政厅直接向省属渔业企事业单位拨款。

六、补贴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附件:2006年全省机动渔船及燃油补贴分配表附件(略)

山西省国有林场、苗圃燃油财政补贴办法

(省财政厅省林业厅)

为了用好国家对国有林场、苗圃的燃油补贴资金,确保全省国有林场、苗圃的正常生产。根据财政部对我省国有林场、苗圃的补贴政策,特制定以下财政补贴办法。

一、补贴范围

全省国有林场、苗圃(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良种繁育基地、园、良种基地、地基地、生态基地和育苗中心)的生产性车辆(指运输车、客货车、铲车、拉水车、拉粪车等)、拖拉机、摩托车(指专门用于护林的摩托车)和发电机。

二、补贴依据

各市、省直林局和省直有关单位上报经核实后的用油设备数。

三、补贴标准

(一)汽车:百公里平均耗油18公升,年均行驶里程4.2万公里,按照9.5月计算,每车耗油5985公升。

(二)拖拉机

1.运输:百公里平均耗油40公升,年均行驶里程1.5万公里,年耗油6000公升,按照9.5月计算,每车耗油4750公升。

2.耕地和中耕作业,一年耕地二次、中耕一次共三次,每亩耗油4公升,平均面积400亩,年耗油4750公升。两项合计每车耗油9500公升,折合7.0吨。

(三)发电机:每小时耗油5公升,1天以8小时计,一年按180天计算,每台年耗油7200公升,折合约5.33吨。

(四)摩托车:百公里耗油5公升,每天行驶38公里,360天行驶1.36万公里,每车年耗油约680公升,折合约0.50吨。

四、补贴金额计算方法

根据上述补贴标准、补贴时间、补贴幅度、各市和省直林局及省直有关单位的用油设备数及成品油提价幅度计算,对省直林局、市林业局和省直有关单位进行补贴。

五、补贴渠道

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厅确定后,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达资金,省直属林局及省直有关单位向省林业厅提出申请,经省林业厅审核后,由省财政厅直接向省直属林局及省直单位拨付;市、县级由市、县林业部门负责审核,市、县财政部门负责拨付资金。

六、补贴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

一、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的含义

经济效果,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地质调查项目的经济效果是指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地质成果同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投入少,产出多即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好,经济效果就高;反之经济效果就低。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就是指运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对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地质成果和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来考察、分析和衡量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的管理活动。

地质调查工作与国民经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不同,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地质调查工作是国家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处于超前期的位置,而且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探索性强、流动性大和地质成果(产品)的不确定性,地质成果难以用数值进行量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对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应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地质调查项目投入是国家的财政资金。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长远发展规划对地质工作的需要,如短缺、环境污染、矿产储备、战略性的矿产等来安排的财政资金,每一个地质项目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都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任务目标和地质设计方案进行事先预计的,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地质调查项目的投入不能进行比较。

其次,项目投资风险大,地质调查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地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认识地质规律的局限性,地质调查项目的投入具有很大的风险。

第三,地质调查成果是一种提供给国家和社会使用的信息载体(产品),地质成果的占有者和使用者是国家和社会。地质成果报告是信息的载体不能直接为物质生产部门所使用,即使能够为物质生产部门使用还要做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如普查、勘探等)。只能用定性的指标而不能用定量指标来表达地质调查成果的价值量。因此,地质成果只能提交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由于地质工作规律的特殊性,地质规律的客观性、地质成果(产品)的不确定性,它与一般其他物质生产部门项目有所不同,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地质调查工作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目前,在我国地质调查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还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因此,评价地质调查项目的经济效果只能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用定性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和从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支出的角度来衡量地质调查项目的经济效果。

对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可从3个层次上进行。第一要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进行经济效果评价,因地质成果用价值量指标衡量有一定难度,目前多数用定性指标考核;第二个层次要从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任务和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的角度来进行经济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应是任务书中确定的各项工作指标;第三要从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的角度来考核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依据应是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情况、项目经费结余等几项指标来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

二、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

1.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经济效果评价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评价,也可称为“项目目标评价”。评定地质调查项目立项时的目的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社会、地方和企业对地质成果的应用情况,应用的结果如何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和社会对地质成果的认可程度,地质成果的社会影响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如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利用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等。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任务书中已明确了地质调查项目的任务目标、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控制数以及取得的预期成果。因此,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果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完成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项目目标的指标应在项目立项时就确定了,一般包括宏观目标,即对地区、行业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影响和作用。

2.根据项目设计预算执行情况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既然是地质调查工作耗费与劳动所得的比例关系,那么,衡量经济效果的尺度就是劳动消耗的投入量同地质成果的产出量之比,它可以用“调查成本”或“储量成本”来近似地反映地质调查的投入量与实物产出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1)基础地质调查经济效果 如: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2)矿产评价经济效果: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3.从项目工作单位的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主要是从工作单位地质调查项目劳动消耗方面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

(1)反映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2)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3)反映劳动占用的经济效益指标

它反映实现的货币工作量所占用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的比例关系,其中:

a.固定资产利用率,包括: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b.流动资金利用率,包括: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三、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知识

对项目进行后评价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项目后评价的方法,通过实践,有一整套比较系统完整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在项目管理评价方面的有关基本知识,对于地质调查项目的评价有借鉴作用。

1.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1)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对已完成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2)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估的主要区别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估,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区别,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评价的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也存在一些区别。前期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应用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并可行。后评价则是在项目建成之后,总结项目的准备、实施、完工和运营,并通过预测对项目的未来进行新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所以,后评价要同时进行项目的回顾总结和前景预测。

前期评估的重要判别标准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收益率或基准收益率(社会折现率),而后评价的判别标准则重点是前评估的结论,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这就是后评价与前期评估的主要区别。

2.项目后评价的项目分类

项目后评价是以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实施的结果之间的对比为基础的。因此,项目后评价的内容范围和项目分类大体上与前评估的范围和分类相同。

项目后评价的范围包括经济、环境、社会和机构发展等4个方面。国外评价项目的分类一般是按项目的效益评价方法和创造效益的资金来源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产类:如工业和农业。此类项目一般有直接的物质产品产出,通过投入产生并增加产出,其产出可提供更多的税收和财务收入,为社会提供直接的积累。当然,农业是与工业有所不同的生产行业,不少国家把农业另作一类,即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水利灌溉等。

(2)基础设施类:如能源、交通、通讯等行业。此类项目为生产类行业提供生产所必需的服务和条件,一般没有直接的产品产出。这类项目主要依靠社会生产的积累来投入,项目评价的要点是项目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影响的效果。这类投入主要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来确定。地质调查项目应该属于此类评价。

(3)社会基础设施和人力开发类: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社会服务和事业、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和技能开发等。这类项目由社会的公共积累来开支,一般以生产行业无直接的服务关系,为社会税收的花费行业。一些国家认为,人力开发是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投入,这类项目的效益和影响最大最深远,也有单独作为一类项目进行评价的。

3.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1)项目目标评价

评定项目的目的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项目后评价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项目后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完成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项目目标的指标应在项目立项时就确定了,一般包括宏观目标,即对地区、行业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影响和作用。有些项目原定的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如政策性变化或市场变化等,项目后评价要给予重新分析和评价。

(2)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项目的过程评价应对照立项评估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所预计的情况和实际执行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别,分析原因。过程评价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项目的立项、准备和评估;

②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

③工程进度和实施情况;

④配套设施和服务条件;

⑤受益者范围及其反映;

⑥项目的管理和机制;

⑦财务执行情况。

(3)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的效益评价即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与项目前评估无大的差别,主要分析指标还是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偿还期等项目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指标。但项目后评价时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说明。

①项目前评估用的是预测值,项目后评价则对已发生的财务现金流量和经济流量用实际值。并按统计学原理加以处理;对后评价时点以后的流量作出新的预测。

②当财务现金流量来自财务报表时,对应收而未收到的债权和非货币资金都不可计入现金流入,只有实际收到时才作为现金流入;同理,应付而实际未付的债务资金不能计为现金流出,只有实际支付时才作为现金流出。必要时,要对实际财务数据作出调整。

③实际发生的财务会计数据都含有物价通货膨胀的因素,而通常用的盈余能力指标是不含通货膨胀水分的。因此,对项目后评价用的财务数据要剔除物价上涨的因素,以实现前后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项目影响评价

项目的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a.经济影响评价 主要分析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和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经济影响评价要注意项目效益评价中的经济分析区别开来,以免重复计算。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就业、国内成本、技术进步等。由于经济影响评价的部分因素难以量化,一般只能作定性分析,一些国家和组织把这部分内容并入社会影响评价范畴。

b.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各国环保法的规定细则不尽相同,评价的内容也有区别。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项目的污染控制、地区环境质量、自然利用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

c.社会影响评价 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和结果的一种分析,重点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和社区的影响。社会影响评价一般包括贫困、平等、参与、妇女和持续性等内容。

(5)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持续性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以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去实现既定的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即是否可在未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项目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本国的政策;管理、组织和地方参与;财务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环境和生态因素;外部因素等。

4.项目后评价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价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项目可持续分析和综合分析评价等。项目后评价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指项目的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或国民经济评价),其主要原理与项目前评估一样,只是评价的目的和数据取值不同。项目前评估以预测数据为基础,后评价以实际发生数为依据。

(1)项目后评价的财务分析

项目后评价的财务分析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清偿能力分析在后评价阶段主要用于鉴别项目是否具有财务上的持续能力。评价者可从项目的损益与利润分配和资产负债表中考查负债资产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重要的工作是按项目的实际偿还能力来计算借款的偿还期。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后评价时点以后的敏感性分析,主要用来评价项目的持续性,后评价时项目的投资、开工时间和建设期已经确定,因此,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对成本和销售收入两个因素分析。

(2)项目后评价的经济分析

后评价中的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角度考查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用国际市场价格、价格转换系数、实际汇率和贴现率等参数对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度项目实际发生的效益和费用加以核实,并对后评价时点以后的效益和费用进行重新预测,计算出主要评价指标,即经济内部收益率。它的作用在于:与前评估的结论相比较,分析项目的决策质量;以实际的数据和更现实的预测数据对项目的效益作出评价,以指明项目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的可能性。

(3)经济效益评价的对比指标

1)项目经济效益对析指标

项目后评价效益分析一般应对比项目前后和无项目的主要指标,用以分析原因。主要指标如表5-1。表中“前评估预测值”为项目前期评估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后评价计算值”是以实际发生值为基础,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数据;“无项目定预测值”可取项目前期的有无对比数据,或“参照区”的数据。为了使不同时点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号所标的后评价时点的总投资值、成本和销售收入通常可以前评估时点为基准年,剔除物价影响,用以说明真实变化的幅度。

用该方法可以分析项目后评价效益与前评估效益指标的偏离程度并找出原因。一般表述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程度的指标有:

——项目实施周期变化率;

——投资总额变化率;

——产品(或服务)产量和价格变化率;

——主要原材料或动力价格变化率;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变化;

——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的变化。

除了作以上对比外,应将项目的财务收益率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银行同期的平均利率相比较,分析其财务效益;还应将项目的经济收益率与社会折现率或银行同期的贴现率相比较,分析其经济效益。

表5-1 效益指标对比示意表

2)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由于有些项目后评价时点处于项目投产以后,项目的固定资产已经转交,此时评价项目的效益测算就比较复杂。在可能的情况下,后评价不仅要分析项目的效益指标,而且应分析企业的效益状况。因此,项目相关的企业效益评价往往成为项目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考核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

5.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

(1)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审核项目环境管理的决策、规定、规范、参数的可靠性和实际效果。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应遵循国家环保法的规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环保规定。在审核已实施的环评报告和评价环境影响现状的同时,要对未来进行预测。

环境影响后评价一般包括五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

1)污染控制

多数生产性工业项目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控制污染。检查和评价项目污染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及噪音是否在总量和浓度上都达到了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标准;项目选用的设备和装置在经济和环保效益方面是否合理;项目环保的管理和检测是否有效。

2)对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

环境质量评价要分析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大的若干种污染物,这些物质与环境背景值相关,并于项目的三废排放有关。

3)自然的利用和保护

其中包括水、海洋、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和再生增值。利用分析的重点是节约能源、节约水、土地利用和的综合利用等。

4)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项目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人类;植物和动物种群,特别是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重要水源涵养区;具有重大科教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冰山、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和景观及人文遗迹;气候;可能引起或加剧的自然灾害和危害,如土壤退化、植被破坏、洪水和地震等。

5)环境管理

对项目环境管理的评价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环境监测管理、“三同时”和其他环保法令和条例的执行;环保资金、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管理;环保制度和机构、政策和规定的评价;环保的技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

(2)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

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是要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包括项目本身和项目对周围地区社会的影响。社会影响评价一般定义为对项目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方法。评价的内容有持续性、机构发展、参与、妇女、平等和贫困等六要素。然而,根据项目后评价社会影响分析的需要和各国的现状,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进行重点的要素评价。

1)评价的要素及方法

①就业影响 这里主要指项目就业的直接影响。项目的就业评价,可用某个同类于被评项目而又用了影子价格的已评项目进行对比,其就业率指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注:新增就业人数包括项目及其相关的新增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投资。

②地区收入分配影响 这里主要是指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的影响,即项目对公平分配和扶贫政策的影响。

③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居民的生活水平包括收入的变化;人口和生育;住房条件和服务设施;教育和卫生;营养和体育活动;文化、历史和等。

④收益者范围及其反映 相关的问题包括;对照原定的收益者,分析谁是真正的收益者;

投入和服务是否达到了原定的对象;实际项目收益者的人数占原定目标的比例;受益组人群的收益程度如何;受益者范围是否合理等。

⑤地方社区的发展 项目对当地城镇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影响;社区的社会安定;社区的;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等。

⑥妇女、民族和宗教信仰 包括妇女的社会地位;少数民族和民族团结;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在诸要素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社会影响评价要作综合评价。

6.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在项目投资完成时,进行持续性评价,主要应用预测的方法,即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预测项目的未来。在此基本方法中,实用的分析手段是设计一个“逻辑框架”,用以建立并说明未来的长远目标、效益、产出、措施和投入及其相关的条件和风险。这种分析的前提是项目外部的投资已经结束。

四、地质调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地质调查项目属于国家经常性财政支出和公益性投资,因此,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是地质调查项目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所谓国民经济评价,就是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经济评价参数,计算和分析投资与效益情况,以评价投资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1.评价对象

由于经济效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我国规定只对如下几个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1)涉及国民经济若干部门的重大工业、技改投资项目;

(2)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投资项目;

(3)有关稀缺的开发利用项目;

(4)产品或原材料进出口或替代进出口的投资项目;

(5)技术引进、中外合资、合营项目。

2.基本目标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从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就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其基本目标是:

(1)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年份所获得的国民收入净值和社会净效益以及与整个投资额的比率,这些指标用来衡量项目对国家和社会的实际贡献;

(2)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获得的总国民收入净值和社会净收入及其与现总投资的比率,这些指标用来衡量项目对国家和社会的总贡献;

(3)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衡量项目的投资回收能力;

(4)客观因素变化对项目盈利的影响;

(5)劳动就业目标、收入分配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创汇节汇等社会效果目标。

3.评价程序

一般情况下按图5-7所示的6个步骤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

图5-7 国民经济评价程序图

4.评价参数

(1)社会折现率(Social Discount Rate)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重要的通用参数,是资金的影子价格,代表了项目占用资金获得的最低投资收益率。社会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项目投资资金量和社会的多少。一般地,投资资金量越小,社会折现率越高,投资资金量越大,社会折现率就越低(图5-8),我国规定现阶段社会折现率的取值为12%。

图5-8 社会折现率与总投资关系图

社会折现率的计算,是根据现行价格下的投资收益率的统计值来测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式中:B——年收益额;D——年提取的折旧额和无形资产推销额;I——总投资额;i——平均投资收益率(所求的社会折现率);m——所有项目的平均建设期;n——项目平均生产经营期。

(2)影子价格 当社会处于某种最优市场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稀缺程度和产品需求程度的价格。一般而言,影子价格就是项目投入品的机会成本,即用于该项目而不能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边际收益。

目前的河南的农业补贴主要是三农的补贴政策,发布这些政策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鼓励到种植农民,那都有什么补贴的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

 1、种粮大户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6、新增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

 补贴234亿元,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

 7、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51亿元,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补贴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积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试点。

 11、农业防灾减灾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资金,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12、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

 补贴20亿元,实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可持续,进一步提升我国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13、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高标准、高水平的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标准化示范区。

 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投入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15、化肥、农药零增长支持政策

 安排996万元,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补助农民因用低毒生物农药而增加的用药支出,鼓励和带动低毒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

 16、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

 安排8亿元资金,鼓励和支持还田秸秆,加强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有机肥转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7、设施农用地支持政策

 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

 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国家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19、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基层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

 20、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8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制度创设、模式总结探索、人员培训等。

 21、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并探索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

 22、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安排10亿元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

 23、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继续安排7.8亿元补助经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2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资金达到了190亿元。

 25、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

 26、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

 27、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

河南农业补贴的范围和标准

 (一)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按照国家?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要求,我省重点补贴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兼顾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所需机具,着力提升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省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内选择11大类33个小类87个品目机具列入补贴范围(详见附件1),其中农用航空器作为新产品补贴试点。

 全省选择粮油生产关键环节的部分机具品目敞开补贴,主要包括深松机、免耕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薯类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捡拾压捆机(含压捆机)、粮食烘干机、花生收获机等机具品目。

 各县应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在省定品目中,选择部分品目作为本县补贴范围;有条件的县,要根据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补贴资金规模,选择部分关键环节机具实行敞开补贴。

 其他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所需和小区域适用性强的机具,可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安排资金的补贴范围,具体补贴机具品目和补贴标准由地方自定。

 手扶拖拉机仅限在丘陵山区县补贴(国家统计局界定,详见附件2)。

 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创新农机信贷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民购机、用机。

 (二)补贴机具产品资质。补贴机具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产品。除新产品补贴试点外,补贴机具应是已获得部级或省级有效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

 补贴机具产品须在明显位置固定标有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三)补贴标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原则上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具体补贴标准按《河南省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另发)执行。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

 玉米小麦两用收割机按单独的玉米收割割台和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补贴。

 为鼓励支持农民购买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具的积极性,2015年省财政对购置农用航空器、秸秆捡拾压捆机(含压捆机)、粮食烘干机、水稻插秧机进行累加补贴,具体方案另行制定。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是否累加补贴,累加补贴率或补贴额度由当地自行确定。

河南省农业补贴最新消息

 河南取消县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以下是《河南省2016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明确了2016年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工作重点。

 重点一:取消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县级保费补贴

 为减轻产粮大县县级财政压力,自2016年起调整河南省现有104个国家级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补贴政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比例,市级财政补贴比例不变,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原县级财政负担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负担。

 重点二:地方特色险奖励政策

 为鼓励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通过险种创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河南省出台了地方特色险奖励政策。自2016年起,对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开办的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未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品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市县财政提供保费补贴且落实到位的,省财政根据当年预算安排情况,提供最高不超过市县实际到位负担保费比例50%的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支持农业保险发展。

 重点三:明确违法退出机制

 为督促农业保险承办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2016年的农业保险方案,明确了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的违法退出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凡因农业保险业务被省级及以上监管部门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保险承办机构,各级财政三年内不支持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不再负担财政保费补贴资金。

猜你喜欢:

1. 2017年国家还有没有粮食补贴发放

2. 2017河北农业补贴政策

3. 2017农业补贴政策公告原文

4. 2017农业补贴政策

5. 2017年合作社养殖补贴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