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2.中石油中石化亏损是真的吗?为什么还垄断

2008年石油价格_08年3石油价格

■2008年经济增长走势分析

●GDP增长高位走平

预计2008年我国GDP可望突破28万亿元,增长11%,其中上半年超过11%,下半年会有所回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受出口放慢的影响将会有所回落,但受国内消费旺盛的支撑,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增长17.5%。为了与以前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国家对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仍设定为8%。

●消费增速明显加速

这是经济增长周期处于中部(繁荣期顶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增强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扩大消费,即经济扩张由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增长仍处于高位),因此,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最繁荣的区间。

●房地产下半年进入适度调整期

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繁荣已经持续10年,我们估计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房地产仍将保持偏热增长态势,正处于中期繁荣的顶部区域,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作用,房地产在奥运会后可能步入中期调整期。这些因素是: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的抑制作用、供给的释放及货币信贷的收缩效应以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上涨预期的变化等。房地产调整将明显地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整体投资增长将会逐步放慢。

预计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5069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4857亿元,增长16.5%。明年就业增长的形势依然较好。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我们预计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2008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物价增长走势

2008年物价继续加速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原因一是目前推动物价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本轮经济周期以来,除食品类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一直在1%上下窄幅波动,今年核心通胀率仅为0.7%,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农产品(31.00,-0.20,-0.64%)涨价带有恢复性质,原因是短期性的供求不平衡;而且,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猪肉的缺口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二是在现阶段的增长环境中,流动性过剩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偏快增长难以传导到CPI上。流动性过剩问题冲击的不是物价(CPI),而是资产价格,导致房地产与股票价格的明显上升,并加剧投资需求的膨胀,即近阶段货币供应量增加或流动性过剩与CPI关系较弱。

●出口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预测

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将回落,主要是出口政策调整的效果所逐步显现。这在今年8月份的出口增长中已有所表现。8月份出口总额为1113.6亿美元,增长22.7%,比1-7月放慢5.9个百分点,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7月份开始实施的出口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另一个可能导致出口增长回落的因素是美国经济增长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趋于放慢。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会继续深化,但不会导致美国经济进入明显的衰退或萧条,不过,会使经济持续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低位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景气和外部对我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考虑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尽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经济周期的顶部区域,但地方政府的内在投资冲动仍十分强,另外受政府换届效应及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因素的作用,2008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高涨,因此,在继续保持总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和连续性下,要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特别是要防止实体经济偏热与虚拟经济偏热的相互强化,形成全面过热的风险。

●继续抑制投资增长

2005年之前出口增长是以外部拉力为主,而2006年以来出口增长是以推力为主,强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结合是导致2006年以来出口顺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持续偏热,导致工业产能的集中释放,外部失衡是因为内部失衡。抑制投资增长是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关键。要通过继续小幅升息和发行中长期公共债券的措施抑制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完善信贷结构性调整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及相关高耗能产业的信贷收缩力度,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而不是物价

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主要是要调整房地产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励家庭拥有一套住房,而对投资性住房采取较严厉的抑制政策,同时限制外籍人员购买住房;二是加大税收调节作用,尽快出台征收不动产税政策,促进“卖房”;三是对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采取严厉的金融抑制政策,将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提高到40%以上,并将其利率调整大幅提升,以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央行主要是管基准利率的稳定及其合理变化,其他利率逐步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应逐步缩小存贷款利息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要打破目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升值固化的预期是金融政策最迫切的任务。

●继续调低出口退税率,加快外资政策的合理调整

建议进一步降低总体出口退税率水平,重点是降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鼓励一般贸易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总体原则是鼓励出口的政策应与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一致,重点鼓励升级型的重化工业品出口。逐步减弱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淡化对引资的数量考核指标,促进引资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

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2008年银行存款利率如下: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 0.72、(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3.33 半年 3.78

一年 4.14 二年 4.68 三年 5.40 五年 5.85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3.33 ?三年 3.78 ?五年 4.14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53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17 ?七天 1.71

? (仅做参考)

扩展资料

存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的数额同存款金额的比率。亦称存款利息率。是计算存款利息的标准。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称年息率、月息率、日息率) 。我国的存款利率是国家根据客观经济条件、货币流通及市场物资供求等情况,并兼顾各方利益,有计划地确定的。

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 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我国习惯称利率为几厘几毫。存款利率是银行吸收存款的一个经济杠杆,也是影响银行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定期存款的利率是指存款人按照定期的形式将存款存放在银行,作为报酬,银行支付给存款人定期存款额的报酬率。

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的特点。

利息计算

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率:

利息I=P*i*n,其中,I表示利息,i表示利率,n表示存款年数。我国采用的是单利计算法。

①单利法

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②复利法

(用在自动转存时计算利息)

F=P×(1+i)N(次方)(F:复利终值。P:本金。i:利率。N: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银行利率

中石油中石化亏损是真的吗?为什么还垄断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有时候确实亏损,比如08年石油价格历史最高时候。因为之前价格上确实有国家管制,不许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来对石油产品进行定价。往年也有亏损时候,因为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容易引起关注,并且每当亏损都需要国家的财政补贴。但现在价格逐渐松动,价格一涨再涨。

但就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讲,其亏损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有如下:

1、两家石油公司员工数量庞大,附着企业繁重。解决就业问题是两家公司的政治问题,人员工资福利是一项巨大开资(企业员工的薪资是比较高的)。相比之下,国外知名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石油、BP石油、壳牌石油等全球雇员都远远低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公司。

2、石油原料需大量进口,原材料价格高涨(目前也是超一百美元每桶),导致企业炼油成本提高,而炼油是两家公司经营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企业亏损。其中中国石油有很多自家的油田,相比之下亏损应该比中石化要小。

3、虽然是央企,本是国家企业,全民所有,但作为企业自身,追求奢华享受,不论是办公楼装修、公车配置、出国考察、开会等等行政支出巨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低效的管理模式,脱离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奢侈浪费也是导致经营成本高的因素。

4、一小部分居于重要位置的贪腐官员谋私利,这部分无处无据可查,遐想即可。

5、生产工艺与国外发达工艺还是有一定差距,装置的运行成本还是较国外同类型要高,这是我国自身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和国外技术垄断的现实造成,怨不得别人也不能过多埋怨自身。

6、喊饿的孩子多吃奶,企业特别希望从国家财政获得更多的支持,习惯性哭穷。

7、等等其他我不知道的原因。

至于亏损为何不开放石油领域,这是因为石油产业是国家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核心产业,属于国家经济命脉。中国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实力比较弱,开放石油领域,引进民间资本,本身没有问题(它要出现的问题是能否公平公正参与产业重组并能否承担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责任,在此是考虑国外资本介入,所以不予提出),但要考虑国外资本实力的渗入,担心国家经济命脉受国外控制,这对中国来说是极大有害。目前大部分核心产业都是由国家资本控制(含官僚资本)。中国不能像韩国,日本,中东等小国(日本属于政治小国,这里小国是无力承担挑战)来依附美国,自身是避免不了以竞争者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对美国及欧洲列强形成巨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各国以及势力对中国全产业开放改革抱有极大兴趣和赞赏。拿农业来讲,我国一直对农业不予重视,空乏口号喊了无数年,就是不干实事,而现在负面效益已经显现,比如大豆制品受国外控制,失去定价权,以及转基因农产品的发言权。此外也怕民间资本不受控制。

另外,国内一些利益群体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赚自己的钱赔国家的帐,也极大阻碍新三十六条的实施。这方面也无处无据可查,遐想即可。

有些事情不能说得太明,有些观点不能道得过激,安心做人,小心生活,日子还要过啊。

以上是我认为的主要原因,仓促选答,欢迎补充指正。